一位外国建筑师,一名逃亡的战俘,在异国他乡的29年(1918-1947)间,建成项目不下50个,其中25个项目已先后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国际饭店更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工程涉及办公、旅馆、医院、教堂、影院、学校、工厂、公寓、会所、私宅等众多类型,外观包括古典主义、折中主义、装饰艺术、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等不同风格,区位从外滩源附近蔓延到西郊乃至近吴淞口。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Hudec,1893-1958)在上海的作品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分布之广、质量之高,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算多见。更不寻常的是,这位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建筑明星,70多年后再次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上海建筑师”,其名字和作品频频见诸媒体。
邬达克的传奇,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并延续至今的呢?
个人命运与城市梦想的契合
丰富的资料是“邬达克热”在半个多世纪后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一方面,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范围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及近代中国建筑行业和学科蓬勃发展的时期。除档案馆留有大量工程记录和历史图纸外,邬达克的代表作在当时中外专业和大众媒体上也有广泛报道。另一方面,出于证明身份,也出于个人对考古的兴趣,邬达克留下了大量草图、照片、剪报、信件等历史资料,这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传奇产生的原因,那就是:邬达克在合适的时间,来到合适的地方,从事了合适的职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上海经济最繁荣的阶段。上海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远东最大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与纽约、伦敦、巴黎并称世界四大都市。经济活力、人口剧增、快速城市化带来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蓬勃。
1927年(上海建市)到1937年(“二战”爆发)是上海城市和建筑发展最为鼎盛的10年,而邬达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建成了他60%的作品,其中包含质量最高的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慕尔堂、德国新福音教堂等,而吴同文住宅也已完成设计,进入施工阶段。
一个人的命运不可思议地契合了一座城市的命运,一个人的才能与抱负不失时机地响应了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这就是一位建筑师能在遥远他乡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和影响的最终谜底。
邬达克的传奇,也是上海都市文化的传奇。
中西边缘的多元发展
近代上海是中外建筑师云集之地,无论从工程数量、质量、影响力、创新度等各方面来看,邬达克都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始终面临激烈的竞争。正因如此,才有上海今天富有魅力的诸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大批优秀建筑遗产。
然而,邬达克及其作品的确算得上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一个代表性个案。通过与当年竞争者,特别是他最强劲的对手也是同时期上海最大的外商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进行对比,或可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种传奇的内涵,也就是其建筑作品的独特性。
公和洋行是正统老牌子,在20世纪20年代外滩改建中占据垄断地位,代表着当时租界强势移植并占主流地位的西方文化。相反,邬达克始终处于尴尬的边缘,却也因此获益。他的国籍长期不确定,也不像英、美、法、日等国人那样有“治外法权”的庇护,邬达克洋行的法律纠纷须在中国法庭仲裁。不过,这反而使他赢得了中国业主的信任,并合力创造了最杰出的作品。
如果说外滩建筑可能残留挥之不去的“鸦片”味的话,国际饭店成为“远东第一高楼”则不仅是建筑师的骄傲,也是上海和中国的骄傲。正是这种中西边缘的身份使邬达克的传奇得以超越时代和政治的局限。
求新求变是商业社会的生存之道,也是近代上海的文化精髓。公和洋行主要凭借古典功力称雄,后期虽逐渐转向现代,但与前期复古作品无论在材质上还是理性精神上都是统一的,项目的规模和类型也差别不大,这是稳定的大公司的实力表现。
相比之下,单枪匹马的邬达克必须周旋于各类业主之间,不仅公司规模会随行就市,设计风格也常客随主便。在克利洋行时,因业主需求多采用古典形式;自行开业后,则把采用最新技术、最新形式,利用城市复杂的基地条件“螺蛳壳里做道场”作为竞争的法宝。
同时,中国业主在租界居于弱势,邬达克作为西方建筑师也处于边缘,这种压力也很容易转化为“别苗头”的动力,比如像国际饭店这样创纪录的摩天楼,对业主和设计师同样具有广告效应。
因为业主、项目区位、类型、规模、投资各不相同,加上邬达克本人多元的文化背景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其作品的形式和材质都比同时期在上海的其他建筑师更为丰富,尤其是对哥特复兴和表现主义建筑风格的探索,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中显得格外突出。
然而,饱受战争伤害的邬达克本能地躲避政治是非,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采取相对疏离的姿态。除局部室内陈设外,他不像墨菲等外国建筑师那样热衷于在外观上表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他也秉持建筑师属于服务行业的传统思想,设计的创新和多样更大程度上局限于技术和美学层面,并不具有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和对社会转型的深入思考。这与同时期欧洲如火如荼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乃至近代上海的中国建筑师都有明显的差别。
事实上,邬达克的建筑作品在中西边缘精明发展,追求摩登,多元融合的特点也正是所谓“海派文化”的缩影。(华霞虹)(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一书作者,该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于今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