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打工夫妻畅想未来:希望孩子像当地人在城里读书

2013-01-17 11:50:0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好

  1月12日,恰逢周六,记者赶到南昌县黄马乡郭埠村曾洁家中,她已和奶奶去集市卖完菜回来了。

  12岁的曾洁读六年级,父母常年在深圳打工,她和将近60岁的奶奶罗秀生活在一起,家中还有弟弟和妹妹。

  随行的班主任詹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10月的一段时间里,曾洁经常迟到,问她,却默不作声,某日清早,我远远见她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车上带着满满一篮青菜。我估计她送给奶奶去卖,便跟着。谁知,原来她自己到街上集市卖菜。在她甜甜的吆喝声中,很快有群妇女围上来,我赶紧跑过去帮忙,她抬头瞧见我,满脸涨得通红,当听到“老师,早上好”时,我心情很激动,眼里噙着泪水点了点头。那几位妇女对我说:“老师,这小姑娘很乖巧的,像个小大人,从来不错账。我们经常在她这儿买菜……”

  记者看到曾洁长满冻疮的十指,红肿弯曲着,有些地方还化脓了。“没办法,3个孩子,我们要忙着田里的农活,有时候打点杂工赚点钱,除草、浇水、做饭、洗衣,她都会。”奶奶怜惜地摸着那双通红的小手。现在,除了周末,奶奶不让她自己去街上卖菜了。

  “过年最开心,隔壁村有几个好同学,爸爸妈妈也在外面,我们在一起比爸爸妈妈买的新衣服,换着吃带回来的糖果、饼干,看谁的好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曾洁的房间里,摆着小妹妹的床,每天她要负责弟弟妹妹的起床、睡觉。曾洁喜欢音乐和美术,英语成绩也不错。在班级开展的“留守儿童互助”活动中,经常拿出自己积攒的钱给困难的同学买学习用品、课外读物。

  曾洁说,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但她并不埋怨,“父母外出打工,也是为我们日后好。我想让爸爸妈妈知道,村里建了儿童之家、文化活动站,还有‘七彩小屋’,我也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儿童之家的阿姨说,未来,儿童之家会建得更好,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好。”(记者 吴齐强)

  只盼在家的孩子平安健康

  一间40平方米的小屋,屋里光线昏暗,白天也要开灯;但由于陈设简陋,本来不大的空间,倒显得开阔。这就是外来务工人员王永祥在广州的“家”。

  “这个家里,只有我和老婆俩人,一双儿女都在老家,不敢带过来。想,挂念,可是莫办法,到城里负担不起。”王永祥没有发牢骚,脸上挂着憨憨的笑。

  王永祥的女儿读初一,儿子读小学五年级,都在河南老家由爷爷奶奶带。没带孩子过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读书。夫妻俩试过,踅摸着给孩子找学校。可一问吓一跳。由于他们没有本地户口,孩子读公办学校要交赞助费,“听老乡说,找人一年还要一两万,两个孩子就是3万多,不找人都进不去。”王永祥摇着头,“不吃不喝不住,把我们俩工资全用上,勉强够。”

  可是孩子放在老家,两口子也很放心不下,特别是王永祥的老婆,没有一日不念叨。“我爸妈都快70岁了,尽管身体还硬朗,可带两个十来岁的孩子,终究还是吃力。别说功课,就是管,也不大管得住。我们两口子,做梦都梦见孩子在身边。”

  两年前王永祥回老家,看到孩子的几个同学小小年纪就学着抽烟喝酒玩牌,还有个别孩子辍学到社会上成了小混混。让两口子担心的还有孩子的安全。老家河多塘多,一到夏天,孩子就下水洗澡摸鱼。以往村里人口多,邻居们也热心,谁家孩子不见了,很多人帮忙找。“现在不行了,村里人走了一半多,孩子遇到危险,都没人发现,就算看见了,留下的老人下水救人也困难。”王永祥说,这几年,常常听说村里或邻村有孩子溺水的。

  说到对未来的期望,王永祥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最希望的当然是孩子在这里读书,能跟本地孩子一样,享受免费待遇。”记者告诉他,如今政府要求孩子的留守地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和安全教育,王永祥很开心,“这是我们在外最担心的事,只要孩子在家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们多苦多累都没关系。”(记者 贺林平)

[作者:肖媛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