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领导干部要有一点书卷气 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2013-05-16 09:27:00 来源: 《求是》 
字号  

  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为此,领导干部要养成终身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身上要有一点书卷气。

  一

  “书卷气”,是指在气质、仪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高雅的气度与风貌。北宋大文豪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晚清饱学之士陈其元曾说:“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復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他原是就书法而论,但因其植根于“敦品励学”,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普适性。

  书卷气,诚然是优良素质的外在表现,但却是由内在品格决定的,所以强调“立品”;而它又肇源于书卷,就是说,这种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都是通过“济以经史”亦即读书、励学来完成的。从个人角度,读书、励学是健康成长的助推器、发展前进的导航针,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品格修养和精神境界;往大处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与活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兴替。当然,敦品有赖于励学,却又不完全依靠读书,它还要从社会实践中来,从学以致用中来,从自我修养中来。

  现实生活中,与书卷气相对应的,有江湖气、市侩气、痞子气、粗俗气、书生气,等等。顾名思义,前面几种“气”显然都要不得。那么,书生气呢?也不太好。“书生气十足”,是政治上幼稚、处世上简单,即所谓“不谙世事”的表现,严重的就是书呆子。我们说,要有一点书卷气,绝非提倡“本本主义”。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最后必须落实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长才干上来,落实到增强思辨能力、廓清思想迷雾、提高政治觉悟上来。

  那么,为什么强调领导干部要有一点书卷气呢?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不断地同外界交换能量,充实、提高自己。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每天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情况层出不穷,不同外界持续地“交换能量”,就无法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注入新的能量,不断地补给营养、更新知识,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个人犯错误、跌跟头固不待言,更严重的是贻误工作、损害事业,咎莫大焉。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加深入地领会、自觉主动地响应习近平同志关于读书学习的号召。

  二

  我们说,领导干部要有一点书卷气,除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前几年,《人民论坛》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干部每周的读书时间比较少:34%的受访者每周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的受访者为3—6小时。就是说,六成以上的干部每周阅读时间在6小时以下。47.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领导干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思想平庸、作风浮躁,带有普遍倾向。

  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同志从现实功利出发,认为读书无用,“远水不解近渴”。有的甚至认为,要想得到提拔重用,首要的是在领导那里“挂上号”,这就要下力气搞好关系,拉小圈子,上面有人推荐,下面有人投票;不然,读书再多,“票决”不过关,也是白搭。这样,就经常置身于各方酒筵、聚会、迎来送往之间,把本应用于读书的时间,投入到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称兄道弟、攀高结贵上。还有些同志仅凭一己经验部署工作、处理问题,觉得书本上的知识脱离实际,不切实用,还美其名曰“不做书呆子”、“不搞本本主义”。

  加之现实社会中,诱惑多,应酬多,娱乐多,一些同志缺乏定力,摆脱不开这些方面的牵扯,置身其间,不能自拔。反过来却又抱怨工作忙、事务多、矛盾错综复杂,没有片刻清闲,腾不出时间来读书学习。不少同志没有养成读书习惯,心浮气躁,日常以上网、看电视、QQ聊天、网络游戏来代替读书。结果是,精神生活趋向符号化,阅读流于感官化、快餐化、传媒化,欲望的满足取代了意义的追求,感官的享受取代了思想的求索。即便读书,也往往浅尝辄止,“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不读原著,满足于从报刊上摘抄几句警语,或者寻找一些小感悟、小道理、小情趣的东西,缺乏计划性、目的性、连续性,零敲碎打,杂乱无章。

  前人慨叹人生的无奈,说过这样两句话:“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意思是,年轻时头脑好使、适合读书,却优游岁月,不去认真读书;迨至中老年,知道读书重要,想要去认真读书,却因头脑迟钝,记忆力差,不容易读进去了。这就像牙口好时吃不着肉,待到珍馐满桌,却又牙口不好,嚼不动了。

  当前,影视、录像、电脑、网络等各种大众传播方式普及应用,确实为文化知识的快速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社会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般地说,电子传播文化以快捷性、直观性、休闲性、趣味性为特征,它的巨大吸引力和“图像化”、“浅阅读”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书氛围的形成,造成了人们阅读能力的下降和读书人群比例的降低。文字的地盘日益被音像所挤占,天长日久,人们的想象力、理解力以及思考习惯,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电影导演赫尔佐格说:“读书让人拥有世界,看电视让人失去世界。”

  再深入一步思索,在社会重大变革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秩序的重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观念会加速膨胀,对于正当与否的考虑会被能否现得利、能否行得通的现实计较所代替。当人的欲望被市场化力量全面煽起而失去制约时,人们的精神追求会逐渐弱化;而金钱、享乐、感官刺激,则会相应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读书学习,弘扬人文精神、审美情操,树立高尚理想,就成为必不可少、刻不容缓的了。

  三

  要读书,读什么?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总之,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也要学习文史哲、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知识。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重要的。它既能为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又能统领与整合各种知识、学问。喧嚣浮躁的世界需要深刻的思想;高品位的、健全的人生,不能没有哲思的陪伴、智慧的指引。所谓智慧,是经过转化的知识与思想观念的升华。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慧则关乎人生,反映问题的实质,触及深层底蕴,属于哲学层次。

  历史意识或者历史本身,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精神价值。习近平同志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知晓历史,敬畏历史,是造就现代公民素养的必要前提。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历史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环节;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学史可以陶冶人格情操,增强现代人的历史责任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人生智慧之大成,我们应该通过读书学习,发掘并弘扬这些文化瑰宝,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掌握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和具有普适性、前瞻性的中华智慧,从而增强理论自觉、道路自信,充满活力,奋发向上。通过读书学习,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又有所作为;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位取舍,实现人际和谐,相互信任,最终达到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共同追求;关注人与自我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提升自我,消除不良心态,达到精神平衡的理想境界。

  四

  要读书,如何读?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差异很大,很难提供一种普适的经验。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于做好领导工作,不可或缺。用在读书上,同样至关重要。读书思考,可以有两个路径:一是在博览基础上,进行对照式、联系式的梳理,发掘出这些思想资源的继承、批判、发展、创新的脉络,从中汲取营养,借鉴思维方式;一是大胆吸收,博采众长,就像采花酿蜜,大冶熔金,重视选择与扬弃,自出机杼,熔铸新机。

  我们应该提倡读书与思考同步化、一体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习惯于找问题,找课题,也就是培养和提倡“问题意识”——在主客观实践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自觉的分析和解决思路;在读书过程中,脑子里经常挂着问号,也就是“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再者,每番读书、思考,都应注意寻找一个视角。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视角和眼光是联系着的。爱因斯坦看人看世界,用的是宇宙的眼光,因而能够跳出“以人为中心”这个成见,得出“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没有骄傲的理由”的结论。

  在组织集体学习方面,近年来摸索出多种有效的做法,比如举办学习讲座,有组织、有目的,选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再比如,选择、推介有价值的书籍,在班子内统一部署,分散阅读,然后集中讨论,各抒己见,最好能够展开争论,最后由班长归纳、总结,博采众长,并有所升华,有所发展。

  就整体来说,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读书学习的大环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关于读书学习的引导、评价机制,比如,选拔干部、表彰先进都能与学习成果挂钩;二是在全社会倡导、培植、弘扬读书学习精神,树立读书学习光荣、胸无点墨可耻的社会风气、舆论氛围。

  (作者王充闾:散文作家,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作者:王充闾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