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马海燕)既要发论文、又要教学、还要做支教等社会服务,这是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的三大任务,也让他们备感艰辛。16日下午,以“中国梦·贸大梦”为主题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在该校举行。尚处于学术积累期的青年教师坦诚交流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经验,让人颇为动容。
国际经贸学院青年教师杨杭军说,自己发论文最大体会是毕业后博士论文一定要第一时间发表,不然很多问题大家都在同时研究,你不发表就由别人发表,你再发表也就没有新意了;而且论文选题有一定时效性和热点性,过一段时间社会关注点不在此,就很难发表了。
相对于名气较大、资历较老、社会资源更丰富、人脉更广的老教师,年轻教师面临的论文发表难度更大。杨杭军告诉更年轻的教师,除了要研究各类期刊的特点、欢迎什么样的稿子外,“对于主编请你审稿一定要热情,对于自己的论文收到的审稿人意见和主编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
对于科研和教学是否冲突的问题,现场的五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有三个选择“冲突”,两个“说不清楚”。选择“说不清楚”的对外经贸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祝继高说,在现有高校体制下,科研是指挥棒,教学和科研肯定有影响。但作为教师教学乃工作之本。当一段时间教学和科研平衡不了的时候,大多数老师都选择教学。
此外,住房、生活负担、工资、职称评定都是年轻教师吐槽的话题。但无论如何,“站好三尺讲台,做好科学研究”是青年教师们共同的追求。他们既想与他人一样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又乐观地为梦想照进现实努力。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裴建锁说,对于学术研究,他更赞成潜心忘我,而非急功近利。以他从事的经贸研究为例,中国国情决定国内经贸类研究人员多、竞争压力大。较大的压力就容易造成对“短、平、快”成果的追求。但其实真正深入的经贸研究十分耗时,有时甚至要坐很多年的冷板凳。
刚刚30岁就评为副教授的祝继高告诉大家,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才是长远之道。“顶天”要有国际领先的理论支撑,“立地”是要立足于中国实际解决问题。不能光有数量,还要强调高水平论文发表,不要为了职称而过度地追求数量在低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坚持在某一个领域做久后就会有所成就。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表示,三年来,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发表论文数2000余篇,占全校教师论文发表49.2%;40岁以下青年教师成功申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10项,占全校62%。教好书、做好科研、参与社会服务是青年教师的三大任务,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育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的积极性、开拓性,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