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成本高券难求 弱市融券赚钱“看得见吃不到”

2013-06-21 15:52: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字号  

  

  受经济疲软、流动性趋紧、IPO重启临近等利空因素影响,6月以来沪深股市持续下跌,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不过,看空情绪升温却并未令整体融券量显著增加。相比2300亿元水平的融资规模,34亿元的融券规模可以用少得可怜来形容。券源缺乏是限制融券规模上升的最大障碍,尤其是那些做空盈利预期高的品种,更是一券难求。券源相对充足的是低估值大盘股,由于它们在大多数时间里下跌速度缓慢,若非精准操作,做空盈利甚至无法覆盖利息成本。总体来看,即便是在弱市中,融券赚钱也并非易事。

  多重因素致股指大幅下跌

  6月以来,沪深股市持续走弱,上证指数昨日大跌2.77%,击穿2100点整数关口,刷新年内低点。上证综指月内累计跌幅已经接近10%。分析人士指出,造成6月份市场弱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持续疲软,且在未来一个季度内并无改善预期。5月PMI数据和价格数据表现不佳,令股市承压,而最新公布的汇丰PMI初值更加令投资者失望。6月汇丰PMI预览值仅为48.3%,创出最近9个月新低,且连续第二个月陷入萎缩,分项指数中新订单创下10个月最低水平,而产出价格指数则出现了8个月以来的首度萎缩。有研究人士指出,私人部门需求持续萎靡,若房地产与政府投资在未来出现下滑,则总需求的下降将令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其次是流动性预期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高企的银行间利率固然显示资金面紧张,但更加令投资者担忧的是央行的态度:截至目前,央行似乎并未采取有力措施缓解“钱荒”。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开始逐步兑现,亚太股市及国际商品市场再次下跌,昨日恒生指数跌2.88%,纽约金价再次跳水。

  最后是越来越近的IPO重启。新股融资尽管已经在预期之中,但真正到来时还是会打破当前市场的供需平衡局面,从而对股票价格造成压力。而就目前来看,新股发行改革的力度也令投资者失望。

  总体来看,若未来没有重大利好出台,目前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很可能继续走弱。

  融券余额不见增长

  尽管市场在下跌趋势中越走越远,投资者的看空情绪也逐渐升温,但在两融市场里,融券规模却并未明显增加。统计显示,两市融券余额自6月初以来持续徘徊在35亿元下方:最低为29.4亿元,出现在6月7日;最高为34.4亿元,出现在6月5日。

  进一步统计显示,融券余额在年内呈现震荡走低的趋势,这与融资余额一路高歌猛进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截至6月19日收盘,两市融资余额升至2291.83亿元的历史高位,而融券余额为33.85亿元,二者比例达到7比1。

  这是否意味着两融资金仍然看多股市呢?如果对比同样具有做空功能的股指期货,可以看到在期指持仓上,主力合约的空单持仓要明显超过多单持仓。同时考虑到目前市场走势及舆情,融券规模不增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没有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融券规模难以增长的最大障碍在于供给不足。尽管目前理论上融资融券标的有500只,但实际上券商专用账户中可融券的标的远远低于这个数量,尤其是部分年初扩容之后的新进股票,可说是一券难求。同时,即便是进入了券商的券库,也并不意味着有券可融。举例来讲,昨日收盘后,沪上某两融市场占有率居前的券商,其专用账户中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为364只,其中余额在100股以上的仅有178只,且大都是大盘蓝筹股,也就是说新增融券需求根本无法满足。

  限于融券总量的规模,虽然市场走弱,但融券投资者盈利规模也很小,以6月市场大跌为例,粗略估算全市场融券的实际盈利规模仅有3亿元。

  融券做空赚钱不易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看似对空头有利的环境,实际上要取得盈利并不容易。一方面,对于那些明显有下跌空间的股票,融券供给量极少,“融不到券”是常态。另一方面,能够顺利融到券的,多是银行、石油、电力等下跌空间较小的品种,且下跌幅度极为缓慢,若把握不准时点,融券盈利甚至无法覆盖利息成本。

  以中国石油为例,假设一个投资者长期看空该股并在2011-2013年连续持有融券头寸(按规定需每半年偿还后重新融出),那么按照每年8%的融券利息计算,这三年(其中2013年按半年计算)融券中石油的实际盈利分别为2.88%,-3.88%和6.09%(半年),扣除交易费用,两年半的持券期合计净利不足5%,还不如存银行。

  因此,尽管股票长期来看是下跌的,且累计空间不小,但融券的实际盈利却根本不具吸引力。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就迫使融券投资者不得不依托技术分析来选择时点进行操作,从而成为短线投机资金。

  对此,有业内人士呼吁放开转融券品种,并以证金公司为主体建立券库。但当前看,这些举措并不能在短期内达成,融券市场仍要在瓶颈前“挣扎”相当长的时间。  □本报记者 申鹏

[作者:贾亦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