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人是个新名词,专指那些身上充满沮丧、愤怒、嫉妒、抱怨、失望以及郁闷的人,这类人不能见得别人好,受到一点刺激,脾气便如火山般爆发。
车主恐怕是接触这类人最多的群体,马路上最多开着车的垃圾人。将车主与垃圾人“连”在一起并不公平,并非所有车主都是垃圾人;但说车主中垃圾人不多,那绝对是假话。笔者估计,在中国,驾驶员中,十个里面至少有那么两三个是垃圾人。
垃圾人还分两种,一种已经“病入膏肓”,迫不及待将心中垃圾倒出来,对于这种人,谁遇见谁倒霉。前段时间怒摔女婴的北京男子便是典型的垃圾人。另外一种是准垃圾人,他们心中也有不爽和不满,只是能控制住情绪,没有极端地爆发出来。他们驾车表现为:开车烦躁,总是想加速超越,毫无征兆的并线,对行人狂按喇叭……想必各位看官看到这,心中有些不忿,觉得这准垃圾人的定义是否过于宽泛,“一网打尽”,自己也有这些毛病,岂不是也是其中一员?诚然,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种汽车巨多的一线城市开车,从未有负面情绪那是不可能,但只要稍微理智,便不会如此失态。爆粗口、破口大骂、愤怒的斗车,日常生活不屑为之,“变身”准垃圾人时,会觉得理所当然。殊不知,做这些事时,就算你不愿承认,你就是准垃圾人,只是危害性小一些。
如何预防?控制情绪是拒绝做垃圾人的最好方法。遇见垃圾人挑衅,主动认怂,“你厉害,你请先”,宁停三分,不争一秒。不把不良情绪带到车上,有任何不满,下了车再说;在车上,专心致志将车开好,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马路上的车辆只会增多,拥堵更会加剧,由此产生的驾驶压力和烦躁感愈来愈明显。身为车主,要时刻警惕,一方面要离垃圾人远一些,别成为垃圾倾倒的对象;另外一方面不停提醒自己,不要变成一个准垃圾人。
实在做不到,出门前,看下日子。科学证明,情绪有周期表。周一血压最高,人容易烦躁,驾车应适当降低速度。周二精力最为旺盛,效率高,出远门,开长途,尽可能选择这天。周三情绪最低,最易焦虑,尽量避开高峰期。周四情绪好,忍耐性高。周五由于周末临近,情绪放松,警惕心下降,要小心驾驶。(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