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特权
住院期间,从来不提自己的身份
74岁的杨璧卿,是郑大一附院急救中心的老主任,头发已经花白的她,仍清楚地记得49年前的一位病人——焦裕禄。记住这位病人,绝非因为他的身份与名声。
那是1964年的春天,从河南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学院前身)毕业的杨璧卿,分配到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刚刚一年多。
当时,她轮值在医院内西消化内科病区当住院医生,正是焦裕禄的管床大夫。
她回忆,那时的治疗手段有限,经常有癌症患者不停呻吟,有人甚至忍受不了选择自杀。但有位病人,从来一声不吭,他就是焦裕禄。杨璧卿记得很清,焦裕禄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个子,喜欢披着衣服,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
焦裕禄来到医院就已确诊肝癌晚期并腹腔、全身皮肤结节转移,当时都下了病危通知书,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查房的时候,经常看到他疼得满头大汗,可是他啥要求也不提,也从来不问自己的病情。”杨璧卿说,那时,她和同事就在私下里议论,这人真坚强。
后来,听到来探视的人喊“焦书记”,杨璧卿们才知道焦裕禄的身份——兰考县县委书记。
把营养药让给更需要的病人
“现在有些县里来的干部,一来看病先自报家门,他们自己不说,跟班的也会过来交代。”杨璧卿说,他们戏称这些人为“VIP病人”。但焦裕禄自始至终也没有提起过他的职务。
樊镜珍,时任内西消化内科病区护士长。她说,当时医院也有干部病房,但焦裕禄刚住院时却选择普通病房,后来医院为了照顾他,腾出一间抢救室,医护人员习惯称之为大隔音间。
“就是门厚点,玻璃是双层玻璃,相对安静点。”杨璧卿说。
杨璧卿记得,焦裕禄的食欲非常差,一顿饭吃不了几口,医生说用点营养药,他都不让用,说给更需要的病人。
“医院那时也有营养餐,我们常说‘书记你报饭时报好点,增加点营养’,他还是不同意,每次就是稀饭面条。”杨璧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