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独家采访:焦裕禄的最后岁月

2013-08-28 08:12:00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字号  

不在北京住院,只为离“家”近一些

私下里,杨璧卿曾劝焦裕禄:“焦书记,看你体力这么不好,以后能少来点人探望不?”

焦裕禄的回答让杨璧卿至今难忘,他说:“杨大夫,你不知道,兰考就是我的家啊,一个人在外地即使走得再远,你能不关心你家里的事啊!”樊镜珍记得,焦裕禄第一次在他们病区住了三天后,被送到北京会诊,三天后,焦裕禄又回到了他们病区。焦裕禄跟杨璧卿解释说,北京离家太远了,不方便。

“他还是操着家乡的心啊!”杨璧卿说,到生命最后时刻,他还只考虑工作,不考虑个人安危。

临终时刻

他为兰考人民的幸福

少活了三五年

樊镜珍记得,从北京回来后,焦书记更虚弱了。白天黑夜,他都只能半坐着。因为皮肤到处转移的结节,只要碰了就疼得要命。

来探视的家乡人常常给樊镜珍讲焦裕禄在兰考的事。樊镜珍这才知道,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走遍了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他带领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前行的时候,却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入院时,医生发现焦裕禄已经错过了手术机会,如果早点手术,多活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1964年5月中旬,焦裕禄开始持续昏迷。5月14日,他彻底闭上了眼睛,终年42岁。

焦裕禄去世后,枕下有两本书

樊镜珍回忆,焦裕禄去世后,病房里一片痛哭声,作为焦裕禄的特护,她忍着悲痛,为焦裕禄擦洗了身子、换了衣服。

“焦书记已经瘦得不成形,身上到处是癌症转移点,他的最后时刻,该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啊!”樊镜珍说。

从当年3月23日焦裕禄被兰考县委“强制”入院到离世,只有53天时间。

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杨璧卿说,焦书记其实创造了一个奇迹。

“肝癌患者如果不治疗,自然生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年。”杨璧卿说,但当时入院时,焦书记出现肝痛至少已有半年。

精神影响

焦裕禄精神成医院发展明灯

杨璧卿是民盟成员,但对于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员,她打心眼里敬佩,如今已经退休14年的她,仍返聘在郑大一附院急救中心,一周工作六天;郭蓬芝也是在80岁时才离开工作岗位;8月22日是刘国永74岁生日,这天他守在诊室,上午不到10点,他的号已经挂到了28号;79岁的樊镜珍是河南胃镜操作的开拓者,1991退休后,仍坚持到各个地市去授课,培训基层医生。

“这么多年,焦书记坚韧不拔、一心为民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我们。”杨璧卿说。

郑大一附院急诊中心总护士长王秀玲说,这些老专家就是医院的宝,他们经常聚到一起,为医院的年轻人讲述焦裕禄的最后时刻。

焦裕禄住过的老5号病房楼已经拆除,如今的郑大一附院已成为河南规模最大、医学专业最齐全、设备最好的医院。郑大一附院院长阚全程说,无论什么时候,焦裕禄精神都是指引医院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一盏明灯。

[作者:首席记者 郑筱倩 实习生 王菁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