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事情一拖就是5年
安徽行动较早。
2008年9月17日,《铁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安徽铁路发展战略合作会议纪要》提出,铁道部、安徽省将合资建设商合杭高铁。
河南方面对此格外关注。
“这项规划出台后,将会严重削弱郑州铁路枢纽地位。”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介绍,因为商合杭高铁建成后,将成为安徽省境内最长的南北通道,达680公里,不仅在安徽境内自南到北连成一线,同时将河南、安徽、浙江三省串联起来,是我国客运专线网的重要干线和华东地区南北向的第二客运通道。
河南方面积极沟通,提出了建设郑合高铁的建议,希望能够将商合杭高铁与郑合高铁打包在一起,实现豫东突围。
事实上,商合杭高铁与郑合高铁既有重叠又有不同:前者为中央主导,安徽大力支持,而后者为河南自己的规划线路;前者是安徽从西北到东南,一路全是350公里/小时的高铁,而且为以后争取京九高铁打下了基础,而后者在河南省境内只有商丘一站,仅区区30公里。
但是,郑合高铁是河南省自己的项目,事关周口豫东南千万群众的切身利益。遗憾的是,在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主政时代,河南的主张并没有被采纳,商合杭高铁也没有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就这样,事情一拖就是5年。
转机:“米”字构想得到支持
刘志军下台后,事情出现了转机。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初,安徽省发改委领导会同浙江省发改委、阜阳市、亳州市等地领导赴河南进行沟通。
更重要的是,2012年,河南出台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再提“米”字形构架。这也是铁道部拆分后,河南的大动作之一。幸运的是,因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此次河南的构想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据介绍,为争取“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纳入国家规划,省委书记郭庚茂多次进京,拜访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今年6月5日,郭庚茂、省长谢伏瞻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国家铁路局局长陆东福举行会谈;9月12日,李克常务副省长带领省发改委主任与国家铁路局陆东福局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彭开宙副总经理等领导进行了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