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支撑产业升级
【故事】12月3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李滟正在整理一份“校企合作一览表”,表格中清楚地显示,截至目前,与该学院合作办学的企业已达206家,其中济源本地企业140家,省内其他市企业51家,省外企业15家。
这些合作形式多样: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习工厂;进企办学,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等等。
该院党委书记普锋说:“校企合作带来的是多赢:学生实训、就业有了保证;企业则获得了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济源虎岭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翟伟栋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解市场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的“燃眉之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正是因为济源职业教育办得风生水起,拥有大量的技能人才储备,济源富士康产业项目才“闻香而至”。
人才是产业之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动力和阻力都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与引进外来人才相比,提升固有劳动力的素质,培养他们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对我省而言更现实、更可行、更迫切。
一年来,我省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人才正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在信阳市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边建边用,吸引了20家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入驻,就学与就业一体,招工与招商同步,有力地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曾经的工业弱县西华,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不仅吸引来富士康,更引来一系列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加快了向工业强县的转变;在传统农业县民权,制冷专业人才的传统优势,吸引来香雪海等知名品牌的制冷企业“集群迁入”……
河南各地进行的多种探索显示,企业与学校和谐共赢的“双人舞”越跳越出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探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我省走向深入。
正确的决策往往来自基层与高层的有效呼应。由此不难理解省委省政府主导推出的一系列强化校企合作举措:今年6月,在地矿、医药、农业等9个行业,率先成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快推进技工院校“百校千企”合作计划等,使学生毕业就业无缝对接,为我省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赢得更大空间、更多可能。
【点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分析次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时指出,要实现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的转变,需要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本可以引进,也可以在当地筹集;技术和人才可以引进,同样可以在当地提供、发掘和培养。把低效率的劳动力,通过增加人力投资转变为技术工人非常必要,这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基本条件。
改善民生牵引效应显现
【故事】从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杨志贵被选派到韩国务工,挣来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现在,他在新县已经拥有了两家皮鞋专卖店、一家珠宝行,解决了56人的就业。他还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买了两间门面和一套住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杨志贵感到,教育培训不仅带来了劳动技能的提升,也实实在在改善了他的小日子。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在提升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的同时,作为收入分配的隐形杠杆,也撬出了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的新空间。
省委主要领导曾算过一笔账,充分说明了技能提升和收入增加之间的正对应关系:一般工人每天挣五六十块钱,普通技工干一天大概能挣一百元,高级技工一天甚至能挣二百元,技能高低导致收入相差甚远。
“劳动技能提升=民生幸福”,省委书记郭庚茂写下的这道公式,浓缩了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和改善民生的内在关系。让劳动者长本事,既是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又是以谋求民众的福祉为落脚点,实质正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着眼于实现这个目标,我省将启动职业教育攻坚二期计划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升级版,进一步加快职教建设步伐和技能培训力度。在推动河南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分享改革红利,实现小康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