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高清:荥阳降龙渠背后的峥嵘岁月

2013-12-23 08:57:26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全长1446米,宽2.8米,高2.5米的友谊洞,是修建时难度较大的涵洞之一。如今在洞中行走,质量让人依然放心。

中原网讯(首席记者 贾俊生 图/文)说起“渠”,大家会立刻想起安阳林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想到红旗渠精神。殊不知,在郑州荥阳,也有一条凭借自己的双手,靠镐、铁锹、钎,经过两年人工开凿的“渠”,工程可媲美安阳红旗渠,它叫降龙渠。其背后的故事一样的感天动地,铭刻着岁月的峥嵘。

荥阳降龙渠的修建和曾在安阳任林县县委常委,林县县委副书记的路加林密切相关,1975年他从鹤壁调任郑州市委常委兼荥阳县委第一书记,也把红旗渠精神带到了荥阳。

荥阳是一个农业县,且耕地百分之七属于山区及浅山丘山岭区,灌溉有限。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十年九旱,干旱是制约荥阳经济发展的关键。要想解决农业的大发展和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就必须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上下工夫。路加林决心把林县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红旗渠的精神引到荥阳来。当时荥阳县财政收入并不富裕,每年财政收入只有700多万元。经县委领导的商研,紧缩财政支出,从每年财政收入中挤出经费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1975年11月,降龙渠正式开工。指挥部由县革委会统一领导,各公社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施工组织机构,先后有刘河、庙子、贾峪等6个公社在渠线附近安营扎寨,在当年机械施工基本没有的条件下,他们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精神,肩扛手抬,遇沟架桥、逢山凿洞,穿山越岭,修建降龙渠。

[作者:首席记者 贾俊生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