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新区:2014年全力建设“科技城”

2014-01-07 01:02:47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须水河生态水系的建设,让高新区变得更美了。

须水河生态水系的建设,让高新区变得更美了。

高新区一家企业的电表检测线。

高新区一家企业的电表检测线。

以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

以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

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在试用可手机支付的自助购物设备。

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在试用可手机支付的自助购物设备。

    完成1000万平方米村庄改造,实现全域城镇化

    实行“两免一奖”政策,打造全省“人才高地”

    作为河南省内时间最长的国家级高新区,如今正在全力以赴建设“科技城”。昨日上午,高新区召开了2014年度工作部署会议,把2014年确定为“科技城建设攻坚年”。今年,高新区将以建设郑州科技城为统揽,实现“两基本两突出”,即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基本构建成现代主导产业体系,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更加突出为民惠民。

    郑州晚报记者 孙娟

    通讯员 彭瑞华 赵翔宇/文

    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图

    成绩单:

    7年GDP增长3倍多

    2013年,高新区“三大主体”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村庄改造再次超过1000万平方米;以投资30亿元的京东商城项目、阿里巴巴河南产业带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迅速集聚,电子商务产业异军突起;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成为年度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新三板通过北交所正式受理企业达到13家;机械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须水河生态水系工程成功蓄水……高新区管委会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大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有一组数据值得一提,与2007年相比,高新区在土地面积没有扩大一平方米的情况下,2013年GDP完成145亿元,增长3.3倍,年均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减率持续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高新区完成21个村1060万平方米的改造,安置房建设开工600万平方米;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凸显,聚集了全省85%以上的动漫企业、90%以上的网络企业、95%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截至2013年底,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00项,专利申报12500件,郑州目前仅有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在高新区内;2013年年底,无线宽带网络覆盖30平方公里,全区绿化面积460万平方米;“三基金三免费”惠民政策实施一年,转移村民到高新企业就业2300人;累计新建22所学校……

    新目标:2014年攻坚“科技城”

    目标一

    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

    加快村庄改造提升,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全年计划投资165亿元,实施200个项目,其中计划建设27个、约900万平方米安置房项目,完成约1000万平方米的村庄改造,推进“九路(五纵四横)十桥”建设,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

    目标二

    构建现代主导产业体系

    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基本构建成现代主导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八大集群:电子商务、信息枢纽、电子电器、软件和网络、文化创意、智能仪器仪表、电子物流和科技服务等“八大集群”,使电子商务企业占全省90%以上,软件和网络企业占全省80%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占全省85%以上。

    培育八大园区:进一步发挥郑州IT产业园、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原广告产业园、创业中心等“八大园区”聚集企业的作用,全年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

    新建十大项目:新建同洲电子三网融合产业园、郑州高新数码港、华强电子高端服务业基地、微软教育云计算产业园、京东中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项目、华强平板电脑生产基地、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二期)、中原广告产业园(二期)、郑州高新企业加速器产业园、石佛艺术公社等“十大项目”,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支撑郑州科技城建设的现代主导产业体系。

    打造河南新三板企业集聚高地:确保“新三板”首批挂牌企业8家,年内再实现挂牌10家,全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18家以上,成为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集中地。

    招商引资:今年要力争签约落地8个5亿元以上项目,重点关注下一代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领域,智能穿戴等智能制造领域,既要瞄准行业龙头旗舰企业,也要紧盯创新能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中小型企业。

    目标三

    科技创新引领

    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驻区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资源集中的优势,打造人才、创新、孵化“三大高地”。

    打造“人才高地”:今年,高新区将对海归博士、符合条件的区内高校教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在高新区内创业的,实行“两免一奖”(免注册费、免房租,企业自创办起三年内形成的本级财政收入等额奖励),激活人才创业激情,力争全区科技创新骨干人才达到800人,成为全省人才高地。

    打造“创新研发高地”和“孵化高地”:加大对研发机构、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群,力争全年孵化培育300家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新注册成立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目标四

    为民惠民

    紧紧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突出就业、就医、就学等事关民生的大事实事,切实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就业:出台政策鼓励村民在“家门口”的高新技术企业就业,全年实现村民在高新技术企业就业5000人,努力改变村民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村民向市民的内涵式转变。

    就学:全年建设1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特别要加快推进省实验小学、郑州八中建设,确保高新区外国语附属小学等7所学校实现秋季招生,省实验幼儿园基本建成,做强做响高新区教育名片。

    就医、住房:开工建设可容纳1500张床位的郑州大学中心医院,确保一期五一前试运营;新建沟赵中心卫生院、4个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工建设保障房41万平方米。

    宜居:突出“空气、水、绿”三大重点,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增绿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10万平方米,推进须水河生态水系、滨河公园、绿谷公园、天健湖公园、锦和公园四大公园和陇海铁路沿线绿化,全力打造生态景观示范区。

    解读“科技城”:

    更加注重创新引领、产城融合、人文关怀、生态宜居

    ●发展历程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郑州高新区上升至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区建设等方面发生巨变。

    2013年7月17日,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到高新区调研时,提出了建设郑州科技城的期望。

    2013年7月31日,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正式提出了以高新区为主体建设科技城的战略部署。

    ●独具特色

    与航空港区、经开区、郑东新区相比,高新区将更加注重创新引领,更加注重产城融合,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生态宜居。为此,科技城要打造成新兴产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人文公正之城。

    ●空间布局

    以东西13公里长的科学大道和南北6公里长的须水河生态水系景观带为“十字轴线”,划分为四大板块——西部IT产业生态宜居板块、东部文化服务生态宜居板块、中部科研教育生态宜居板块和北部信息技术生态宜居板块。

    ●六大支撑

    城镇化支撑、新兴产业支撑、科技创新支撑、人才教育支撑、基础设施支撑和公共服务支撑。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