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路立交西区工程。 记者 宋 晔 摄
记者 汪辉 马健 卢静 樊星 吴章金 于梦溪昨日,记者走进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施工现场探访了解到,今年年底,该工程大学路以西的主线桥及15条上下匝道将投入使用,预计春节前整个工程的高架部分将实现全线通车,明年5月地面道路完工。
一桥跨东西,天堑变通途。全程高架的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让梦想照进现实,让汽车飞驰在城市之上。
工人加班加点
力保春节前桥面建成通车
上午10时,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陇海高架东风南路站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高架桥箱梁上紧张地绑扎钢筋。“我们一蹲就是半天,一天要绑扎4000多个扎丝,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37岁钢筋工韩胜平说,他来自山东单县,为了施工,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等这个工程完工,今年就可以回去过年了。
标段技术员薛彦君,今年33岁,来自甘肃武威。“为了修这条高架路,郑州市各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会加班加点,尽快让工程完工,早点还市民一个畅通之路。”薛彦君说。
“目前工程整体进展顺利,春节前桥面将建成通车,届时将引领郑州进入高架时代,大大缓解郑州交通拥堵现状。”该标段项目经理王亚中介绍,他们负责承建的是工程项目第十一标段,施工范围西起东周路,东至东风南路,全长1.252公里。
“我们施工范围内主线高架桥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主车道双向六车道。通车后,从这里到火车东站、京港澳高速都非常方便快捷。”王亚中说,目前桩基、承台和墩身已全部完成,15联混凝土现浇箱梁已完成11联,剩余3联主线箱梁和1联匝道箱梁将在本月10日前完成全部砼浇筑,剩余工程将严格按照工程节点目标,积极组织,确保如期圆满完成。
市民理解支持
配合度过“阵痛期”
修路是政府造福于民的好事,面对带来的短期交通阵痛,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更多的是期盼、理解和支持。
“高架建设是好事。”市民李女士说,“以后郑州的交通畅通起来,我们外出更方便了,我们肯定支持。”李女士是甘肃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郑州,她感到郑州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刚到郑州时,这里根本没有路。”李女士说,“现在郑州都市区建设提速,郑州的发展前景将会更美好。”
“陇海高架从西四环一路向东,这真正是让车飞驰在城市之上,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郑州道路建设发展会如此迅速。”骑车路过的市民王先生表示,陇海路高架建成后,沿途与西三环、中州大道等快速路相交,将给市民全方位出行提供极大方便,“所以要度过这最后的‘阵痛期’,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每个市民都应该想想如何文明出行,自己能为排堵做点什么,而不是抱怨。”
最新数据显示,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正按计划快速推进,目前全线(不含铁路代建)累计完成9681根,占95.4%,承台完成2075个,占87%,墩台共完成1997个,占82.6%,箱梁共完工346联,占56.9%,开工至今累计完成产值46.02亿元。
“按照高架桥时速80公里,若从大学路至西四环,大约13公里,过完明年元旦,走高架桥全程无红绿灯,仅用10分钟左右即可跑完全程”。该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工程一旦建成,郑州西四环、陇海路高架桥和京港澳高速三环将实现完美结合,大大改善郑州交通环境。
汪辉,《郑州日报》时政部记者。做过特稿记者,作品《卧底服装村》等特稿被《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转载。当过驻站记者,代表作品《嵩岳之子》等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客串过文化记者,作品《马老马年话心愿》等获省文化好新闻奖;跑过卫生新闻,作品《全国首张居民健康卡在郑州发放》等作品获中国城市党报新闻一等奖。参与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报道。获得抗震救灾工作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全国报刊禁毒防艾新闻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
从业
感言
11月8日是第15个记者节,恰好也是我当记者的第15个年头。盘点15年来的记者生涯,沉淀在心底最珍贵的感受就是感恩和敬畏。
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门外汉”,到成长为一名党报时政记者,我最想说的是“感恩”两个字,感谢报社领导和同仁,感谢读者,感谢采访对象,是你们的鼓励和力量,让我有胆量鼓起勇气踉跄前行。
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特别是这些年来跑卫生线,从采访苍生大医郭春园、百岁仁医胡佩兰等名医大家,到采访那些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理念的红十字志愿者们,他们的实际行动,无不让我心灵震撼,“敬畏”油然而生,那就是敬畏人的生命,敬畏采访对象,敬畏笔下情怀。这就是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担当。
有人说,当记者做新闻时间越久,胆子越小,信哉斯言。我认为这不是胆小,而是敬畏,是谨慎。因为只有心存敬畏、懂得感恩,才能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勇往直前。
如果有人问,今天为什么还会坚守记者一线?我的回答是:因为感恩,因为敬畏,因为它是我生命中最厚重的一段,虽不华丽,但很真实。
马健,《郑州晚报》摄影记者,1998年进入新闻行业,曾任新闻编辑,2002年加盟新改版的《郑州晚报》后,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多年来多次获得全国晚报摄影金奖、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河南新闻奖等,代表作有《聆听力克胡哲》、《高考,最后的日子》、《春节,带他回家》、《维和归来》等,曾参与云南大旱、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四川雅安大地震等大型采访。
从业
感言
做新闻有16年时间了,也曾做过编辑,但更喜欢现在所做的摄影记者。
每天,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南征北战”追寻新闻的脉动;每天,用镜头记录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发现着城市的美丽和改变。在郑州十几年时间,我见证了郑州的快速成长:从中博会的签约,到嵩山论坛的论道;从少林武术节的刀光剑影,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气宇轩昂;从京广快速路的通车,到刘湾水厂的投产;从第一趟京广高铁开通运营,到郑州航空港区的快速成长……
在全国,十几年时间,我参与了很多重大事件的采访:在云南旱灾中,我记录了孩子们渴望一碗清水的眼神,也记录了送水车到来时,他们满脸的笑容;在四川地震灾区,我记下了老汉面对坍塌的房屋绝望的泪水,也记下了学生们在帐篷内求学的坚强。
感谢《郑州晚报》,给了我这样一个神圣的岗位;感谢记者这个职业,让我认识到什么是责任与使命。
我喜欢摄影记者这个工作,只要我还能扛得动相机,我一定不会停下脚步。
卢静,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记者,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参加工作十年来,参与报道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奥运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共有20多件作品荣获全国、河南省、郑州市新闻奖项,其中,有两篇报道分别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中国新闻奖,5篇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2011年,被授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从业
感言
十年的时间,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一毕业就从事了喜欢的工作。当记者十年,每天都很新鲜,能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工作中我获得了幸福感;当自己采访的稿件从电波中传出,当我们的采访帮助听众解决了疑难问题,我找到了作为记者的成就感。
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压力和责任。随后的十年,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传播者,更应是专业的新闻解读者。只要在某个领域具有深厚的内功,能够对某一新闻现象进行独特而深入的解读,这样的报道就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不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老记者。这个“老”应该是有着丰富的采访阅历、专业的知识以及独到的见解。今后十年,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老记者。
樊星,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2011年,加入中央电视台河南记者站,任出镜记者,曾报道《河南安阳特大贩毒案》、《兰考孤儿院火灾》等重大突发事件。2013年,进入郑州电视台新闻部工作,播发《郑州三环快速通道顺利通车》等多篇《畅通郑州》系列稿件。2013年年底,参与郑州地铁1号线投入试运营现场直播,现任新闻部时政频道记者。
从业
感言
“人”,永远是一个新闻事件的核心。新闻事件中的人——“主人公”,需要什么,做了什么,效果怎么样;事件外的人——“观众”,能够从你采写的新闻中得到哪些有效信息,这也是评判一条新闻是否有价值的条件之一。然而,写好“人”字这两笔并不容易,对于电视新闻来讲,不仅要靠接地气的文字描述,更重要的是靠“镜头语言”来表达。“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丰富的画面就是电视新闻最好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年轻的电视记者,我的任务就是要利用“天上飞、地下跑、水里游”等多种技术手段,为观众献上最好的电视节目。
吴章金,河南信阳人,2011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同年进入郑州电视台新闻部工作。从业以来,见证了京广快速路、三环快速路等重大市政工程的开通,对于目前正在建设陇海高架桥,时刻都关注工程进展情况。曾参与郑州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现场直播、三环快速路开通现场直播等大型直播节目。
从业
感言
调白、构图……每当打开摄像机,这些动作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
三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明白,电视新闻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画面的质量,而电视记者,要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把这些画面呈现给观众。时刻要想着观众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怎么能更好地呈现。把这些问题放在心上,才能做出更好的电视节目。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除了电视画面之外,更多的是要培养对新闻的敏感,不仅要进入新闻,而且要泡在新闻里,“用皮肤去感受新闻”。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闻点,发现它,并且找到亮点,找到民众之所需,不停地问,不停地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特点的报道。而我会用自己的“武器”——摄像机,记录下每个镜头,用更好更丰富的手法为观众呈现。
于梦溪,中原网采访中心记者,刚满25岁。
郑州出生,郑州长大,对这里每条街道都满含深情,却经常找不到路。看似纤弱,却有无限活力。大学误打误撞读了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郑州报业集团中原网,成为一名网媒记者。
从业
感言
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常常会说:“看你的小细腿,真瘦啊。”虽然我的两条腿不是跑新闻跑细的,但每个记者都该有一双勤劳有力的腿,让我们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快过虚假,快过谣言。
我们是街头巷尾最普通的姑娘、小伙儿,但写下“记者”两个字时,就像变了身的“超级赛亚人”。
背上背着笔记本,脖子上挂着照相机,兜里揣着纸和笔,手里举着手机——这就是一名网媒记者的工作形象。有人说,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还要网媒记者做什么?新闻如同一场战争,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流言随时可能蒙蔽你的双眼。
我们能做的,正是用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每一组镜头再现事件,让真相在混沌中第一时间杀出重围,穿过电脑手机,来到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