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有今日的膨胀,并非一日之功。曾经的汪峰不乏艺术追求,有那么几首歌曲唱出了时代声音,也积聚了不少铁杆粉丝。那时的汪峰,有几分神秘色彩,很多人不知汪峰,熟悉汪峰就意味着品味。可自从汪峰与《中国好声音》结缘,自从汪峰的爱情肥皂剧家喻户晓,自从汪峰团队把“上头条”段子玩的得心应手,汪峰就成了“人气王汪峰”,你可以说汪峰意味着票房,但把“人气王汪峰”自动等同于“国民歌手汪峰”,实在是自欺欺人混淆视听。
把自己看作内地音乐的救世主,汪峰膨胀的背后,反衬出华语乐坛的萧条。如今专心做音乐的人少了,观察时代症候记录历史变迁的音乐人少了,唱出某个群体声音激人上进的国民歌手差不多绝迹了,在艺术上磨砺自我寻求突破创新,在创作上精益求进想要影响世界并留下传世之作的的艺术家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剩下的只有声音大、人气足、故事多、会呱噪的汪峰们了。
汪峰的自吹自擂让人想起前一段“冲出国门”的张杰、筷子兄弟。在全美音乐奖上获得“年度国际艺人”“年度国际歌曲”的张杰、国际兄弟,好歹还有“国际视野”,还有“音乐国际化”的诉求,虽然备受争议,可做国际音乐输出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值得肯定。而汪峰的国际化诉求,难道仅仅是找一个“国际章”女友,对着国际同行吼一声“老子华语乐坛第一”?
曾经尚有艺术追求的汪峰,在全面拥抱商业之后,从高人气高收益中尝到了甜头,国内乐坛的虚假繁荣让他忘乎所以,而停止了更深的艺术追求。真正一流的艺术家当有更高追求,譬如披头士的征服世界,譬如鲍勃迪伦的人文追求,而在音乐造诣上日益精深的艺术家只会坚持自我,断不会自吹自擂,更不会在当世迫不及待的宣称老子第一。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在国际上唱出“中国好声音”,如果汪峰能在音乐造诣上更进一步,更具国际视野,为中国文化的输出世界勇当先锋,为中国音乐的普遍繁荣吹响冲锋号,那时再谈汪峰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似乎更加适宜。
而现实则是,音乐人多在想着赚钱,真正有质量的艺术之声越来越小,内地乐坛只剩汪峰在呱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