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育兵
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王宽和王淑荣,从1998年开始,回到老家河南周口淮阳县郑集乡贺庄村,收养、抚孤育人17年。媒体把这种大爱叫做“王宽家”,是因为除了他们夫妇之外,演绎这种大爱的,还有他们养大了的曾经的孤儿们,聚合成更大的正能量,向身边、向社会、向更多的人,传递出更多的爱的温暖。(10月15日《郑州晚报》)
“王宽家”大爱,是一种无私奉献。虽然是收养,但王宽从没有为孤儿更名改姓,反倒是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与原亲属保持亲缘关系。对于这种迥异于一般收养的做法,有媒体称其为纯粹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慈和博爱!但在笔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爱,是无私的大爱。马克思说,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孤儿,惟有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拥有完整的社会关系,才会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健康的人。
“王宽家”大爱,就在于追求爱的完整性。收养孤儿,就要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而不仅仅是提供温饱的、寄养借居的“城市的屋檐下”。“别的孩子有的,我们希望这几个孩子也有。”为此,王宽让自己已经成家、有了各自生活的儿女分别当这些孩子的爸爸和妈妈,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享受了一份完整的爱。而只有从心底里流出来的大爱,才能这样设身处地的替孤儿们着想,为他们的成长和成人着想。
“王宽家”大爱,在于坚持不懈的付出。随着孤儿们上学,靠老两口的退休金已经难以支应。已经退休的王宽,几经思忖,内心反复斗争,最终放下艺术工作者的身段,舍下身上的“名”,骑着一辆自行车,像街头艺人一样,在茶楼向人卖唱,赚取“一板60元”的收入。后来,王宽病倒多次,其中3次被下“病危通知书”。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助人,叫行善;竭尽全力去助人,这就是社会的大爱。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王宽把大爱闪耀了中原大地!
“王宽家”大爱,在于爱心的传递和播撒。一个人行善不难,但能像清泉一样,把爱的泉水流淌进更多人的心里;像春风一样,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更多人的心里,那就是爱的圣使。“王宽家”通过义演,先后白血病的病童、“有难好人”募集善款,把爱的圣火在孤儿们心中点燃。17年来,“王宽家” 养大的,不止是失怙失恃的幼儿,更是养大了“爱”,长大了的孩子们,以“长大”的爱心和能力,报答着社会,帮助着他人。“王宽家”就是爱的泉流、爱的源地、爱的代名词,这是大爱的真谛,不仅爱,更能传递爱!
“王宽家”大爱,源于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情。“我这个国家一级演员是党培养的、是人民哺育的”,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人活百年忘不本,这是“王宽家”大爱的源头。“看到父老乡亲有难处,我的心里比他们更难受!”这是王宽夫妇始终和群众心连心,结下的根深蒂固的“人民情结”。“觉得那就是我们该做的”,这是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在郑州,在中原大地,在全国,“王宽家”就是一个爱的发光体,温暖着孤儿,照亮着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