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赵 林
接地气成就了“郑州好人”现象
“怎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高大上的理论与老百姓的心灵需求结合在一起?‘郑州好人’这样一种现象,就提供了一个讨论的意义,关键在于让我们能够触手可及,可信。”
这些年,郑州媒体报道出来的这些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是百姓身边鲜活的道德楷模,这奠基了“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源于接了地气,“郑”能量启动了“正能量”。
“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是一种启发。郑州市以“大爱”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特点的道德楷模的挖掘,触碰到中原大地上受到共同地域文化熏陶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灵触点:郑州人好有爱,河南人好有爱,中国人好有爱,中国人自古就有爱!“郑”能量在于接了地气,凸显“正能量”。
“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是一种引领。这些看似普通的,也可能一晃而过的人物和现象,如果没有宣传部门的一种政治引领,没有一种责任意识,没有一种政治敏锐感,没有新闻工作者的敬业与灵动,是带不来我们今天的感动和思考的。
“大爱之城·郑州现象”,是一种担当。只有地方党委、政府真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使命,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宏伟目标出发,重视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探索实践的路径,才会收到如此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