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张竞昳)长50米、宽35cm的宣纸卷轴上,“四书五经”、“少林寺”、“安阳殷墟”等100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跃然纸上,共约2500列,11万字……这不是文物古籍,而是郑州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兰琳琳的一份特殊的期末作业,从上面垂下来,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9月中旬,郑大《中国文化概论》任课教师王保国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手写100个传统文化符号”,兰琳琳当时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作业可以在院办保存,又符合文院特色,就想着用这种形式了。”兰琳琳介绍,由于宣纸卷轴手写不方便,需每列对齐,再加上写的时候自己需要查找资料,所以她每天写3个,要花两三个小时。因为桌子不够大,下面横着的几行都要用手或书垫着,不然会把纸扎烂。兰琳琳说,完成这项作业,她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虽然很辛苦,但它是独属于我自己的一个记忆,印证着我曾经的努力”。
“这是工匠精神,一点一滴的积累造就的杰作。”王保国老师介绍,“手写100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概论》的特色课程作业,自2012年开始布置。“这份作业的目的是想让同学们塑成厚实的专业素养,学会基本的专业研究方法,刻下一段学习的记忆。”王保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