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吴寒冰)2017年4月14日-16日,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及省抗癌协会共同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7年河南省肿瘤麻醉与镇痛学术年会”在郑州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麻醉医生分享了他们在实验室以及临床的研究结果。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社会老龄化问题,据统计,国内年龄大于65岁患者的年死亡率约为10%,其中52%的死亡由癌症导致。手术是治疗实体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是接受过手术的肿瘤病人最后大多是由于肿瘤相关的转移性疾病死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可能会影响肿瘤手术患者的远期预后。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任武为马大青教授颁发聘书,聘请他为省肿瘤医院特聘教授
有研究发现,外科医生在手术探查过程中,可能会使残余的肿瘤细胞全身扩散,而且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挤压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并遗留微小残余病灶。此外,体内的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的主要防御细胞,可自发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而手术和麻醉因素(包括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吸入麻醉药物、阿片类药物),都可能损害NK细胞功能,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随着经济、科技、外科技术、围术期管理水平及肿瘤药物等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被早期发现并接受手术治疗。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物的选择,可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以及对患者的术后转归有不同的影响。麻醉可能通过免疫因素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比如,有研究表明,一些麻醉药可保护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有些麻醉药则会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还能抑制肿瘤转移关键酶等。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马大青教授团队研究显示:将所有肿瘤细胞和麻醉药物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后,在体外实验中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过程,得出一系列研究结果,即异氟醚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性;而丙泊酚不易促进肿瘤复发;吸入麻醉药物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和复发;局部麻醉药物如布比卡因则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麻醉医师应遵循当下最佳的临床麻醉指南,采用可以有效减少疼痛及应激反应的麻醉策略。区域麻醉、多模式镇痛复合使用抗炎药物在围手术期镇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能会促进无复发生存。
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卢锡华指出,河南省肿瘤医院作为区域肿瘤防治中心,手术患者往往具有高龄、常见并发疾病、手术难度大等特点,2016年,科室共完成手术麻醉两万六千多例,其中全麻手术两万五千多例,大多为高龄危重病人。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连续五年麻醉死亡率为零。在医院的大力扶持下,麻醉科逐渐探索开展新技术,如麻醉深度和体温监测、术中主动加温、封堵器、便携可视喉镜、麻醉床旁超声等的推广与应用,使气管插管、深部血管穿刺与定位、区域神经阻滞更加精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舒适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