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为华夏文明之源,
这里,蕴黄河文化之魂,
这里,聚炎黄子孙的血缘之根,
这里,是万众归心之心灵感知地:
——站在这里看黄河,
就能看清自己的模样……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中华文明。地处大河之南、天地之中的郑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八大古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开启了郑州发展的“黄河时代”。
作为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和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郑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讲好黄河故事。在此背景下,词作家阮志斌创作了歌词《站在这里看黄河》。
《站在这里看黄河》
作词:阮志斌
作曲:申 晟
编曲:孟文豪
演唱:张建勋
一条大河在记忆中流淌,
把我带到这家谱开始的地方,
轩辕丘上的老祖宗,牌位立在正中央,
六千年前的大河村,还有先人住的房,
黄河水滋润的这方土,筑起厚重的古城墙。
站在这里看黄河,满眼文明波光,
悠悠的黄河浪,告诉我根在哪里长。
站在这里看黄河,浑身热血滚烫,
滔滔的黄河浪,告诉我魂在哪里藏。
一条大河在心坎上流淌,
把我带到这梦里来过的地方,
天地之中的嵩山奥,少林风骨立苍茫,
郑风飘拂的河岸上,传来爱情的绝唱,
黄河水养育的这方人,吼出酣畅的梆子腔。
站在这里看黄河,满眼文明波光,
悠悠的黄河浪,告诉我根在哪里长。
站在这里看黄河,浑身热血滚烫,
滔滔的黄河浪,告诉我魂在哪里藏。
站在这里望黄河,我看清了自己的模样。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内容构成上融入了郑州历史文化中的黄帝故里、河图洛书、大河村、商都城墙、中岳嵩山、少林功夫、诗经郑风、河南豫剧等最具特色的、也最能代表黄河文化的元素,因此,这首歌不仅属于郑州,更属于黄河、属于中国。
在歌词创作角度的选择上,以一个黄河文化寻根者的身份,来到郑州这炎黄子孙家谱开始的地方为引子,赋予浓重的乡愁,消除了听众的情感距离。并通过在此看到的一个个历史文化景观,身临其境地感悟到黄河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根和魂,发出“站在这里看黄河,我看清了自己的模样”的肺腑心声。
为了在音乐上更富情感,贴近人心,曲作家申晟在歌曲旋律上反复斟酌,数次修改,前后录制了数版最终选择了这版歌曲的走向和风格,歌曲在主歌部分比较平缓抒情,到副歌部分加入了大跨度的旋律走向,表现了出黄河的气势和情绪,整首歌亲切自然,旋律直抵人心,在录音时数次感动在场的人员,用最简单朴实的旋律诉说出最宽广厚重的黄河文明。
演唱者张建勋在演唱时运用了比较朴实,真挚的诉说式唱法,整首歌用气声为主,娓娓道来,沁人心田,在副歌运用了真假混声的唱法用独特磁性飘逸的嗓音演绎出了黄河的另一种厚重和文化,打破常规歌曲豪迈激昂的铿锵有力,而是用比较流行的方式和唯美的方式唱出了黄河那种温婉悠久的美和气质,令人耳目一新。
阮志斌,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现为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批享受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品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广播电视新歌评选一等奖、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河南省优秀文艺成果奖及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等近百项省级以上奖项,并有部分作词歌曲入选大学和国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有《会唱歌的月亮》(歌词集)、《阮志斌歌词艺术》、《妈,我回来啦——阮志斌作词歌曲选》出版。主要作词歌曲有:《妈,我回来啦》《会唱歌的月亮》《看你的眼》《血性军人钢铁汉》《把活干好》《快活的下雨天》等。
申晟,青年作曲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现就职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音乐部、职位作曲,郑州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流行音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青年作曲家联盟河南区代表。
先后荣获“教育部中小学艺术展演小学组优秀作品一等奖”、“教育部中小学艺术展演中学组优秀作品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歌曲创作二等奖”、“郑州市五个一精神文明奖”、“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流行音乐优秀原创人”、等荣誉。舞蹈作品《花木兰随想》、《源源红旗渠》荣获教育部中小学艺术展演最佳作品一等奖,2019年参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火炬传递仪式的音乐主创及制作工作。
张建勋:青年歌唱家,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流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师,目前活跃于国内各大演出舞台的青年歌唱家和音乐人,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郑州分会场演出,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演出等国家级活动,多次受邀参加央视晚会和节目录制,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还主演国内多部原创音乐剧,曾代表政府参加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塞尔维亚东欧艺术节等国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