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第一样电器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
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
电视、冰箱、洗衣机
或者电灯、收音机
而实际上
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
家里的第一个电器是
手电筒
资料图:老式铁皮手电筒。记者 吴晟炜 摄
你记忆中的手电筒
长什么样?
大概是李易峰手里的这样
↓↓↓
还是陈伟霆手里的这样
↓↓↓
或是国产凌凌漆里的这样
↓↓↓
又或是博物馆奇妙夜的同款
↓↓↓
其实
在众多“70、80、90后”的记忆里
靳东手中捏着的这只
才是童年的“爆款”
↓↓
来放大图看看
长这样↓↓
资料图:老式手电筒。来源:贵州都市网
看到这时
想必很多小伙伴会惊呼
简直就是童年回忆
有木有
说到陪着我们长大的手电筒
每个人都有些关于它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
家里总停电
有时候
即使一个人在家
我也不害怕
因为我能和手电筒一起玩
很开心
也很安心
开心的是
它能陪我一起玩
你还记得怎样比一只小兔子吗?
比手影。张楷欣 摄
用手包着手电筒
看手指透光变成红色
那个时候
我还以为自己看到了
血管的颜色
↓↓↓
手电筒的光透过手指。张楷欣 摄
裁一张纸
用手电筒照过去
就可以变成一幅画
如果有剪纸的话更好
↓↓↓
手电筒透光作品。张楷欣 摄
安心的是
它能陪我一起成长
以前天色很暗
回家很慢
回家路只有自己一个人
靠着手电筒壮胆
我们能安心回家
↓↓↓
资料图:打着手电筒走夜路。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那时,喜欢把手电筒朝天上照
因为我总觉得
外星人
可以看到我发出的信号
↓↓↓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停电了
作业还没有写完
怎么办?
打开手电筒继续写
坐下坐下,基本操作
↓↓↓
来源:视觉中国
上中学的时候
得到了一本超喜欢的武侠小说
吃饭的时候,我在看
写作业的时候,我还在看
睡觉的时候
我在被窝里
打着手电筒看
国外有一场球赛
比赛正在进行时
球场突然停电
球迷们没有出现混乱
而是用手机手电筒
将漆黑一片的看台
变成繁星点点
↓↓↓
来源:外媒
某乐团的演唱会现场
看台上的歌迷们
用手机电筒
组成了一看台的
“星空”
↓↓↓
记忆中的手电筒
能带给我们光明
和前进的力量
就像有句歌词唱的那样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靠近你
而有这样一个人
因为痴迷与爱好
他收藏了超过700余只手电筒
开了一家
手电筒博物馆
他的收藏里
有长得像酒壶的手电筒
↓↓↓
手电筒。吴晟炜 摄
有长方形的手电筒
还不足四指宽
↓↓↓
手电筒。吴晟炜 摄
一只长得像蘑菇的手电筒
↓↓↓
手电筒。吴晟炜 摄
可变换三种颜色的“军队信号灯”
大概是红绿灯遗失多年的兄弟
↓↓↓
这些形态各异的手电筒
都是福建福州市民陈哲的收藏品
每把手电筒
陈哲都做了区分
堪称小型“手电筒博物馆”
纸质手电筒你见过没?
“你有见过纸质的手电筒吗?”
陈哲从柜子中拿出一个手电筒
这是清末的纸质手电筒
纯手工打造的
↓↓↓
只见手电筒约15厘米长
外部包裹着黑色蛇皮
筒身嵌有残缺的银质雕龙图案
陈哲推测这个手电筒应该是孤品
供给当时的皇家贵族使用
↓↓↓
蛇皮纸质手电筒。受访者提供
“天生对手电筒这种东西非常喜欢”
为什么会收藏手电筒?
今年49岁的陈哲表示
自己从小就喜欢老物件
初中就开始收藏油票、烟纸
对老物件有一种怀旧的情绪
“天生对手电筒这种东西非常喜欢”
陈哲检查手电筒。吴晟炜 摄
“近百年的手电筒和新的一样”
在陈哲的收藏中
一把前苏联产的自发电手电筒还可使用
陈哲在记者面前反复按压齿轮
不一会
这把近百年前的手电筒
发出橘黄色的微弱亮光
↓↓↓
前苏联产的自发电手电筒仍可使用
手电筒的“身份证”
每收到一把手电筒
陈哲都会将零部件拆开
用清洁剂和细软棉布细细擦洗
再用硅油增亮
最后查找信息为手电筒做标签
↓↓↓
手电筒上的标签。吴晟炜 摄
不过还有很多手电筒
找不到制作厂地
后来陈哲发现
一些民国的挂画底部
有手电筒广告
有一些手电筒的商标
靠着“认商标”
陈哲逐步完善了
“手电筒博物馆”的信息
↓↓↓
老旧的广告纸上面有手电筒的广告。受访者提供
自此陈哲又养成了
收藏老旧广告纸的习惯
看到老旧的广告纸上面
有手电筒的广告
就拍下来
已经拍了500多张
↓↓↓
老旧的广告纸上面有手电筒的广告。受访者提供
渴望志同道合的人
3年收藏时光
陈哲不仅倾注了心血
还花了十五六万购买手电筒
陈哲说
他仍希望未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一起完善手电筒信息分类
体会搜集老物件的乐趣
现在很少见到老式手电筒
偶尔在老家的抽屉角落还能见到一把
它就像一个老朋友那样亲切
你有什么关于手电筒的记忆,
快来分享给大家吧!
作者:彭莉芳、吴晟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