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点击 |
近期,全国数十名记者采访卓登,平时用一部手机的卓登现在换成两部,不停接打电话 本报记者 魏光敬摄
卓登始终记得“122”这个数字。这是1986年他捐出家藏的于右任书法作品的总数目。不论是他手边如今留存的当年的登记表,还是咸阳市政协从档案室翻出来的卷宗原件,两份一模一样的稿纸上,都显示着“共计122件”的字样。
但是,本报记者连日来在咸阳、三原等地调查发现,在卓登1986年6月17日捐出于右任作品的一个多月后,122件就变成了118件。
记者研读了在咸阳市政协人事秘书科档案室查阅的1986年7月23日“政咸办(1986)15号”文件《关于解决卓登一家转为城市户口的报告》。这份由时任咸阳市政协秘书科副科长汪忠新起草的报告中,有“泾阳县云阳镇北石窑村农民卓登……今年4月,将于右任先生墨迹118件……献给国家”等字样。
为何在一个多月前,有时任咸阳市第一届政协主席刘长凯、政协副秘书长路桦、政协行政科副科长赵素娥等经办人签字,并盖有咸阳市政协办公室大印的登记表中明确认定的“122件”,却在一个多月后,在咸阳市政协办公室的一份红头文件中一下变成了118件?
记者就此走访了一些当年的当事人。刘长凯已故,其他人都说“不清楚”。有人说,“这或许是最初登记时,把究竟是多少件的数目没查清楚”。但登记表显示,每一项单列的于右任作品件数相加,正是122件。
昨日下午,有人致电本报记者,4件作品确有其事,而且是“精品中的精品”,当年曾有几名追问4件作品去向的人员被调离工作岗位。这名始终没有透露姓名的人员希望联合调查组在调查、追回其余作品时,对这4幅也一并清查,追出下落。
(更多内容请继续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 第 | [1] | [2] | [3] | [4] | [5] | [6] | 页 | 下一页 |
( 作者: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