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原文化 |
尤其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但现代不少建筑却是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附近的国家大剧院。鉴于许多重要文物建筑都集中在从永定门至钟楼的南北中轴线,以及从文津街至景山前街和五四大街的东西中轴线上,故维护北京古都风貌的核心应是对这两条中轴线附近的文物建筑加以重点保护。新建的国家大剧院等大型现代建筑物矗立在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附近,与维护北京古都风貌的精神不符。
北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天安门、景山上的万春亭等已经当之无愧地被世界公认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这正是北京城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所在。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不应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现代篇:
深思篇
知识的结构反映心灵的结构
风水, 揳入中国文化程度之深,比较罕见。但在民间如此普及的一种文化,多年来却名声不佳。
1999年版《辞海》对“风水”的解释是:“亦称‘堪舆’,中国的一种迷信。指住宅、坟地等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山脉、河流走向等,是将地貌风物人格化,带有原始泛神论色彩的迷信学说。”显然,对风水是基本否认的。多年来,提到风水,人们立即会想到迷信。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水”的解释略微中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这两种解释,基本代表了早年学术界对风水的看法。
其实,对于风水学这种古老复杂的学问,我们应该追问的不是各种“判读细节”,而是贯穿于其间的普同结构和普遍法则,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我们中国人究竟具有怎样的心智特征,对于认识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之自我,都有重要意义。
从一些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灾害是非常频繁的。如,《易经》的六十四卦就有专门的卦和大量的爻辞来卜算和应对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反映了华夏先民试图通过巫与神,来预知灾难的来临,获得人地关系的和谐。基于以无数生命为代价的灾难经验,对大地山川进行吉凶占断,进行趋吉避凶的操作,成为中国5000年来人地关系悲壮之歌的主旋律。因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栖居。无论大小乡村还是城镇,其设计无不以山水为本,依山龙水神,求安宁和谐。
上一页 | 第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页 | 下一页 |
( 作者: 李靖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