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原文化 |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风水学,其最核心的哲学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人生于宇宙之中,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与天这个大宇宙具有结构上的对应性,就像《淮南子》所说:“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地也像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骨)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也。”因为有这种一体而同根的类似性和对应性,所以,自然界的变化就和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也正是《礼记》里所说的:“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
宋代蔡元定在《发微论》中曾这样表达人与自然之间最为理想和谐的关系:山川的形成在于天,对于山水的改造在于人。如果山川有多余之处,则可以消除它;如果景色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人工建筑弥补它。无论是对山川自然改造中的清除还是增补,都有一定的原则。风水发展的初级阶段,无非是寻找到理想的环境,营造出精美的建筑,其终极目的,还是要寻求到天命,让人与天地自然无隙无间。因此,善于建设的人懂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而不破坏自然;不善于建设的人拘泥于自然,而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因此天道如何能实行,全仰赖于人的作为。
这就是古代人说的“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参人和”,用英国传教士伊特尔所持的西方近代观念解释:“中国的风水要追求的最终目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平衡。”
台湾著名学者王溢嘉说:“古典命定论的各种方法,背后的理论基础充满了想象力,能给人们提供一种迷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有不少人即使知道它们在‘科学’的烛照下几近于神话,但还是喜欢将天上的星辰视为自己心灵的图腾,在大而化之的层面上,对自己的生命做象征性、神话般的解释。”
这样的观点,显然比将生命视为一个“科学事件”来处理,要有趣也有意义得多。
风水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信仰体系。民间百姓有时需要的并非客观的真实,而是心灵的真实,在他们心中执拗地保有某些非常古老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原型。所有的历史与人物,甚至如风水一般的古典命定论的所有方法,都只是这些思维模式和观念原型的替身。
《凤凰周刊》倪方六曾著书《风水三千年》,他认为,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是地球人类中最为丰富的,而且有强大的基础。这种民间信仰,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现在,不少人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民间信仰与迷信往一块靠,这种观点的本身便是一种新迷信,不可取。信仰和迷信均是一种精神上寄托,并由此约束自己的言行。前者比较顽固,表现为崇拜;后者比较盲目,往往出现荒唐。
上一页 | 第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页 | 下一页 |
( 作者: 李靖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