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中原文化

文化世家竞风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8-23 10:23:49   来源: 北京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周一良

  ■不可忽视家学、“家教”的作用

  “世家”与“文化”,又可以带出一个“家教”的话题。现在的“家教”,意义已决然不同于从前的“家教”了。现在的“家教”是应试教育的扩大。中国科坛巨子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等所以有出息,不要忘记:钱伟长有一位著名的叔父就是国学大师钱穆;钱三强则有钱玄同这样一位父亲,他是中国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史上不能绕开的人物;钱学森也曾回忆:早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也是父亲钱均夫以及他在北京师大附中的师长们,其父辈和师长除了向他们传授具体的知识之外,还经常与之讨论时事,传达对人民、社会、国家的关心,因此他们的成长就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作为“巨子”(大才而非小才)的养成,又是其父辈和师长不仅大多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又有现代的眼光,所以他们才会有大视野、大境界,终成一代名流。其为大,不为小,钱氏家族中的科技巨匠虽然姓钱,但正如钱学森生前所说自己“不爱钱”,江南钱氏出众的人物大多是科学家或文学家等。当然术业有专攻,学科和职业可以由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过,那绵延的文化精神却是百川归源,如钱伟长在《八十自述》中所云:身教和家族环境的陶冶,其助力不可谓不大,“融乐的家庭及长辈的楷模,启迪着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懂得洁身自好,刻苦自励,胸怀坦荡,积极求知,安贫正派。”此所谓人文化成是也。温家宝总理曾在看望钱学森后说:“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显然,人文化成,如今的大学(大楼而已)在某种程度上失色于过去的“家教”,记得钱穆先生回忆早年受教,最后怅然:“此诚一历史文化行将转变之大时代,惜乎后起者未能趁此机运,善为倡导,虽亦掀翻天地,震动一世,而卒未得大道之所当归。”(《师友杂忆》)传统的优良力量未能被后人适当的加以引导和利用,而是采取了连同洗澡水和婴儿一齐抛洒的所谓“决裂”作法,这是让人无限感慨的了。

  ■“文化世家”的意义

  所谓“文化世家”,如江南钱氏家族,其作为中国传统士子家族之一,在历史上的作用可谓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今我们回溯其家族几代人的兴衰变迁,也是从一个侧面观察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痕迹,以及透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换言之,是从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来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文化发展演变的梗概和脉络。

  另外,人说“富不过三代”,古代的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管古往今来,大凡豪门望族都逃不过这个刚性的定律,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对此人们也习于“惯看秋月春风”。不过,原来绵延不绝的“文化世家”如今急速地消亡,却不禁让人长吁短叹了起来,因为文化的盛衰从某种角度来看,正是这种变数的积累。许多人喟叹从前的所谓“文化世家”如今大多消亡不存,这似乎是一桩令人感慨和让人凭吊的事情。那么,或者是历史的悲伤和遗憾,或者是现实的焦虑和遗憾,在我们生存的全球化的时代,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其实就是议论我们在“富之”之后,如何进入“教之”(《论语》),以及我们如何获得我们民族的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等等。而这样的话题,以及由此的践履,不用多说,真是“任重道远”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