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问:郑州市是怎样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的?
答: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了申报材料。2011年7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评审会议上,郑州市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七项措施加快示范区的建设
问:郑州市将如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答: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针对我市存在的主要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采取“七个方面”的措施,加快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组织机构,组织协调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保证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市本级设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维护、设备购置、图书更新、免费开放补贴和组织公共文化活动等。县(市)区财政要将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设施维护和活动开展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市、县(市)区财政投入基层文化建设比例要高于全省标准,确保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正常运转。
三、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 市有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县(市)、区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