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候选人,三天面试。这将在世界银行行长遴选档案簿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自3月23日世界银行宣布,来自美国的金墉、尼日利亚的奥孔乔·伊韦拉和哥伦比亚的奥坎波将角逐世行新行长以来,全世界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兴奋关注着这场世行成立以来的首次公开竞聘。9日起,世行执行董事会分三天对竞争行长职位的三名候选人一一面试。4月20日春季会议前,执行董事会将选出新行长。在被美国“把持”近70年的世界银行里,发展中国家候选人将引发一场人事地震,还是仅仅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作为三大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机构之一,世界银行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它担负着资助贫困国家脱困和发展的特殊使命。然而自1945年成立起,“世界的银行”始终只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名称而已:世行行长职位一直是美国人的禁脔,历任11位行长皆是土生土长、“非富即贵”的美国男性。这一世袭惯例在今年打破:首先,奥巴马提名了一位美国金融界鲜为人知、曾任世卫组织总干事前顾问、影响力多在健康和卫生领域的技术型官员金墉;而后,美国国内首次出现民间声音公开与白宫叫板,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就曾毛遂自荐;再者,首次出现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提名人选“群英会”局面。
从个人履历和从业经历来看,来自哥伦比亚的奥坎波和尼日利亚的奥孔乔·伊韦拉显然更占优势。前者是一名前沿经济学家,曾任财政部长,与诸多发展中国家保持良好的合作记录。后者曾担任现任行长佐立克的常务副行长,熟稔世行这样一个巨型国际机构的运作机制。英国《金融时报》更是直言,世行新行长应该懂得宏观经济学,能够获得援助国和受援国领导人的共同尊敬,并拥有实施想法的管理技巧,伊韦拉是世行行长的最佳人选。
|
只可惜,优势并非胜势。与他们相比,美国候选人金墉多少给人“门外汉”的印象。他是一位出色的医生和世界卫生领域的重要人物,但却没有金融、经济或法律背景,没有与各国政要打交道的经验,更没有全球财经界的丰厚资源和人脉,甚至在3年前才知道对冲基金为何物。然而,尽管备受争议,坐拥世行最大出资国的支持,金墉还是被外界视为“锁定”胜局的人选。根据规则,行长任命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世行股东们手中,具体的操作程序并不公开。而美、日、法为最大三位股东,分别拥有15.85%、6.84%和3.75%的投票权,日本已公开表示支持美国。除此之外,美国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由此看来,行长角逐似乎还未开始就已落幕。对此,英国《经济学人》网站评论道,世行经济学家们到贫穷国家提供现金和建议时,常常会要求它们提高政府效率、避免“任人唯亲”。现在正是世行自己践行这个建议的时候。
今年,世行行长遴选确实吹出了一丝新风,但上述规则上的弊端依然存在。不久前,欧洲债务与发展组织、“布雷顿森林计划”组织等一些机构都提出,行长候选人应进行公开辩论,以增加遴选机制的透明度。他们认为,如果面试程序只是“走过场”,会损害世行的“合法性”。看来,要吹散近70年的暗箱操作和政治交易的陈规,这股新风还需要吹得更持久、更强劲些。(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