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中国30岁以下男性比女性多逾2000万 80、90后遭遇媳妇荒

2012-06-21 09:36:36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光棍”危机大于“剩女”问题

  “剩男”最后沉积在低收入的贫困阶层,加剧落后地区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现象的发生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近30年,虽然造成了大量“婚姻剩余男性”,但当下人们关注更多的似乎还是“剩女”。

  “这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分析,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引发的社会问题率先在偏远穷困的农村落地,而非城市。由于这些落后地区信息闭塞,“剩男”危机很少走进公众视野。

  事实上,男女适婚人口比例失衡加上“嫁高娶低”婚配模式造成的“婚姻梯度挤压”,导致当今社会形成两大现象:一面是农村落后地区“光棍”不断,一面是不少大城市“剩女”增多。

  李建新指出,现实中的婚姻除了讲究“门当户对”外,还有“嫁高娶低”、“男高女低”的梯度婚配模式。如果以甲、乙、丙、丁等表示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排序,那么按照该模式甲男配乙女、乙男配丙女、丙男配丁女,最后剩下的是甲女和丁男。“剩男”是被动单身,“剩女”多为个人选择。

  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近几年全国各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情况看,男女婚龄差距拉大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当进入婚龄的女性出现短缺时,男性会向低年龄段女性中择偶。挤压到一定程度,再向别的地区发展——城里哥找乡下妹,富裕地区的男性找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剩男”最后沉积在低收入的贫困阶层。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曾选择东、中、西部28个省份的369个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大龄未婚男性群体(28周岁及以上、从未结过婚)调查,做出《百村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调查技术报告》。

  报告显示,全国28个省份每村平均9个男“光棍”,其平均年龄为41.4岁。“光棍”聚集程度由东至西逐渐递增,西部为3.21%,东部为2.26%。

  与东部和中部相比,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经济水平上都处于劣势,男性在婚姻市场拥有的资本也相对较少。受到婚姻挤压的男性更多地集中在西部地区。

  “婚姻挤压之痛不仅在于产生大量‘光棍’,更在于贫困人口成为主要‘受害者’。”原新说,社会地位高的男性择偶不存在问题,而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等社会地位低的男性,择偶将非常困难。这种现实客观上刺激并加剧了落后地区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现象的发生。

  从这个角度看,农村“光棍”危机远大于城市“剩女”问题。它不仅事关个人发展、家庭幸福,更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李晓宏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