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组委会宣布从今年起恢复最佳编剧奖,消息一出,赢得编剧们的大力追捧,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作为《建国大业》、《辛亥革命》、《蒋筑英》、《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等重大影视题材的创作者,近年来,他一直在以编剧与全国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推动恢复编剧奖。王兴东表示,倡议恢复百花奖的最佳编剧奖,是为了在民众中增强原创意识,也希望维护编剧在电影版权经济中的法定地位和权益。
“这个奖还是来得太迟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兴东表示,百花奖恢复编剧奖,是编剧维权的胜利,但是这个胜利来得太迟了。因为这么多年以来,面对着百花奖对于编剧的明显偏见与歧视,没有听到任何电影人为之呼吁——无论是那些因为得到剧本而成功的导演,还是因剧本角色而成名获奖的演员,似乎编剧就是应该成为任人踩踏的肩膀。更可悲的是,面对如此明显的不公,不少高谈阔论的电影学者、博导和影评家们哑然无声。
其实,追本溯源,大众电影百花奖在创建之初,就注重奖励优质剧本鼓励原创作品。第一届百花奖(1962年)最佳编剧奖授予了夏衍、水华编剧的《革命家庭》;第二届编剧奖授予李凖的《李双双》;第三届是陈立德的《吉鸿昌》。然而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取消了编剧奖。
从2008年开始,王兴东就呼吁百花奖恢复最佳编剧奖,2009年写入全国政协提案中,每年都会在政协会议中提出,今年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 今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三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候选名单。王兴东发现,本届百花奖依然没有编剧奖。
5月16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表示,百花奖最佳编剧奖已经得到了恢复。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更加正式的确认。
7月3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从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开始,恢复设立最佳编剧奖。《失恋33天》、《岁月神偷》、《杜拉拉升职记》、《杨善洲》、《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唐山大地震》、《海洋天堂》、《最爱》 9部影片的编剧入围了第三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编剧候选名单。
“现在中国的评论家很少有通过读剧本来评影片的,只注意演员和导演。评论家忘记了从根子上浇水,就仅仅看着花和果了。”王兴东说,现在百花奖恢复了编剧奖,希望这种情况能够有所好转。
重视编剧, 即是重视原创产权保护
重视编剧,归根结底就是对于原创的重视。王兴东从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中总结,一个原创的故事,要有四个标志:“发现一个题材;发明一个形象;发掘一个思想;发展成一个故事。”比如在他创作《离开雷锋的日子》时对于雷锋形象的重塑,比如对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题材,其主题就在于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引进了先进的制度。电影《辛亥革命》把焦点集中放在了6岁的溥仪这个儿皇帝的身上,就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四点,也就构成了原著的知识产权。”王兴东说。
在美国奥斯卡的评奖中,给剧本设了两个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与“最佳剧本改编奖”。而在恢复百花奖最佳编剧奖的提议中,王兴东也写到,希望能够分别设置最佳原创编剧奖与最佳改编剧本奖。
编剧的剧本自从创作之后就有了著作权,然后制片人花钱买拍摄权,买许可使用权。制片商买了之后授权给导演去拍,然后导演选择演员……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最高授权人是编剧。“然而原创的剧本跟改编的剧本,其版权构成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奖项上也需要区别对待。”王兴东强调,今天的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版权经济。
“剧本奖的评选不是一种形式,更非引商的借口。”王兴东认为,评剧本奖必须读原作剧本,才见剧作家的真实水平。因为不少好的剧本由于诸种原因,在拍摄中往往被导演随意窜改,不成原形。他认为,对编剧的尊重首先要尊重法律赋予编剧独立行使的著作权。
做好编剧要摒弃浮躁
文学不该在影视剧评选中“缺席”的同时,编剧们也应有更多的自省。
今天的中国,资本、观众、市场等各项硬件配置已经空前完备,但国产影视剧的表现仍然远未达到与之相匹配的高度。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生产的电影故事片558部,电视剧约1.5万集,电视动画片超过4000个小时,从数量来看已经成为了影视大国,但是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还是很少,“好故事”十分稀缺。
“好的故事,总体概括来四个字,就是‘新’‘奇’‘绝’‘特’。题材要新,故事要传奇,叙事结构要绝妙,人物要有特性。只有这四个条件都具备了,才能设计出好的剧本。”王兴东说。
而目前的现状是,国内的很多编剧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去组装,而缺少自己独特的东西。生搬硬套、拾人牙慧等现象十分严重。王兴东认为,国内编剧们需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们的作品中是否有自己的发现?我们的作品中有多少真情?我们的作品在叙事结构上有没有新的视角?“我看伊朗的《一次别离》就非常有感触。中国很多的类型片只是各种元素的拼凑,而非表达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烈火中永生》、《红岩》、《林海雪原》这些亲身体验有感而发的好作品相比,差距太大。”王兴东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编剧,就是敏于发现、勇于创新、敢于表达、巧于结构。“田汉当年为了写抗日,深入北伐前线,《英雄儿女》至今广为流传。而现在我们的片子往往成本很高,动辄上亿,浮躁、浮华、浮丽……思想却非常肤浅。”他说。
王兴东分析,剧本的危机,从小处说来,是编剧缺少对生活的感受、激情,缺少对新的人物的发现。而整体上说来则是由于多年来的忽视与不尊重,编剧的待遇下降、地位下降,导致大家不愿意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而现在出现的恶果正是早年我们轻视编剧、轻视原创埋下的伏笔。他意识到,这个伏笔产生的恶果还会持续五年到十年。
“然而,这次争取恢复编剧奖的胜利,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国家对编剧也越来越重视了。”王兴东告诉记者,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希望中国电影文学学会能够充分发挥学会团体的作用,多出精品,多办编剧的研讨会以及培训班,同时鼓励多组织出国交流活动,扩大视野。
记者 钱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