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张裕兴一个人,500元钱,从路边的小中介发展到浙江裕兴不动产有限公司,拥有房产经纪第一楼。鼎盛时期,杭州68家直营店,全国300余家连锁店,成为杭州二手房产界的奇葩。
如今,记者面前这个穿着简单T恤,白色西裤的男人——张裕兴,他又回到了一个人。曾经的创业团队离开了他,债主们却追着他,急着讨要借款,大骂着他“骗子”。
现在的张裕兴,已身背数千万的债务,其中2000多万的债务已被刑事立案。不过,他却说:“只要还有1%的希望,我就会努力。我还想东山再起。”
年收益12%的“理财产品”
其实就是借款
2011年11月,张裕兴召开新闻发布会:因楼市不景气,旗下天策担保有限公司业务失败,导致资金断裂。他坦诚自己欠款3100万。这是裕兴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承认了自己所面临的危机。
“但这不过是一时困难。”当时,他对着镜头表示,他有信心,有房产经纪第一楼,很快,一切都会变好。
然而,半年之后,昆明、苏州、武汉、成都、合肥的直营、加盟店锐减,工资大量拖欠。员工和债主都坐不住了,在各地纷纷起诉,讨要薪资以及债务。杭州地区,全部案件最终归结到西湖区。记者了解到,民事案件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
另有31名债主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张裕兴涉嫌诈骗、非法集资。8月初,西湖区公安局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正式立案,这宗刑事案件涉案2000余万元。
债主们出示了裕兴旗下天策担保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的传单。在这张传单上,很有诱惑力地写着”裕兴·天策与银行合作推出同名房贷抵押理财产品,固定年收益12%以上。”
“裕兴中介人员就是拿这个忽悠我们的。”债主倪先生很懊悔,当时裕兴介绍说,将与银行签订委托理财合同,投资于住宅房产品。
“我们都退休了,直到报案,我们才明白过来,张裕兴跟我们签的是借款合同,根本不是什么房产理财产品。” 在倪先生出示给记者的合同上,他和裕兴签的正是抬头为“借款”的合同,文内根本没有提及理财产品,而是为借款约定。
“张裕兴说,我们把钱借他,他借给前来抵押贷款的房主,手上有实打实的抵押物——房子,安全可靠。”债主老马是张裕兴的朋友,他显得很疲惫,“他(张裕兴)骗了我,裕兴其实根本没有做抵押业务。我很想知道,我的钱去了哪里?”
借来的钱用来公司扩张了
债主面临血本无归
记者查看了债主们的汇款证据,所有款项目全部打到了张裕兴私人账号上。曾在天策担保公司工作的某高管透露,2005年该担保公司成立开始,主营业务就是“吸储”,借款并不是用来放贷给抵押房产的业主,而是全部用于裕兴不动产的再度扩张。
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李慧说:“如果债主所述真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叫做诈骗。”
现下,债主们最担心的是“借款能否拿回”。
记者从法院了解到,张裕兴名下资产,主要是3处房产,即房产经纪第一楼和两幢别墅。据调查,房产经纪第一楼还需要补交800万的土地出让费才能拍卖,两幢别墅之一已经被抵押过。
这些房产,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吗?律师表示,一般来说,先偿还特定财产,即对该财产有担保权利的债权,如抵押给银行的房子先拍卖偿还给银行,再清偿其他债务,顺序为:一,破产人最先偿还员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及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等费用;二,是破产人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若财产不足以同一顺序清偿,按照比例分配。
按照张裕兴现在的状况来说,这些债主们最后能分配到的钱可能很少,或者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如果债务的偿还与否,关系到债权人的生存问题,或可以向法院申请先予以偿还。”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李慧建议说。
张裕兴这个人
张裕兴,1954年出生,16岁当兵,1975年退役,先后涉及过法律、新闻、教育、经贸等行业。回顾过去,张裕兴自嘲自己现在是“失败的英雄”。
14年来,张裕兴的成功和失败
1998年,45岁的他,辞去了萧山临浦经贸区主任的职务,开始从事二手房中介。一辆45元的自行车,一间破烂漏雨的违章小屋,开始了他的创业路。几次失败,几次站起来。
当时,一个老太太都可能开一家中介,为街坊们介绍房子。二手中介就跟街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卖部”一样,随意而简单,当然,利益单薄。可就是这么一个在业界毫无名气、毫无经验的张裕兴,却毅然大胆尝试了中介连锁的方式经营。他的想法是:“在未来,二手房中介肯定是连锁遍地,是房产业重要的一部分。”
张裕兴野心勃勃,他创出了“经营风险金”奖励机制,激励员工。他又与律师事务所、银行合作,完善中介机制,增加买卖房者对裕兴的信任,一条龙服务。裕兴不动产逐渐在杭州站稳了脚,成为本土知名品牌。
2004年,杭州市政府出台政策,向卖房者征收20%个人收入调节税,二手房生意瞬间难做起来,交易量下滑8成,大量门店关门。面对困境,张裕兴豪赌了一把,选择了逆势扩张的道路。他相信市场有需求,就有机会。这一年,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快速进入昆明、苏州、南京等地,并成功打出裕兴品牌。
或许是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盛极必衰”。2005年是张裕兴作为二手房经纪人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成为了本土第一中介人,拥有了房产经纪第一楼,他的名气从杭州传到全国;同时,裕兴在大脚步迈向全国连锁的背后,也埋下了隐患:成立“天策”,非法吸储。资金的暂时充裕,使张裕兴做出了持续扩张的错误决定。
2010年,“天策”担保业务出现问题,部分高管因不满张裕兴而离职,再加上当年房地产中介市场的低迷,一时间,内忧外患。至此,裕兴开始走下坡路。
2011年,裕兴资金链彻底断裂,连客户的保证金都被大量挪用,被欠了薪的员工,被拖欠了房款的客户,拿不到利息和本金的债主,开始到房产经纪第一楼“维权”,惊动全城媒体。尽管张裕兴一再保证自己的资金问题很快会解决,但最终都没有得到落实。债台高筑的他,想重组裕兴,却有点“英雄气短”。
坐在记者面前,张裕兴说:“每天,我都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任何事。”
“说大话、做大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张裕兴的名片上印着他的照片,红色的唐装,羊毛围巾,方脸大耳,乐呵呵的。同行们谈起张裕兴,对他的印象就是这个样子。“他总是热情澎湃,演讲起来滔滔不绝,很自信,自我感觉很好,经常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大多数业内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
张裕兴听后,轻笑着说:“他们的想法我不想多管,但对我的嫉妒肯定是有的。”
2005年,张裕兴傲视杭州业内时,除了慷慨激昂地四处讲课,还出了一本名为《房产经纪第一楼》的书。对管理企业、二手中介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总结自己的辉煌是因为敢想、敢做、敢拼。整本书透出一股庞大的自信感。正如前序里,浙商研究会会长杨轶清对张裕兴的形容:“敢说大话,能做大事”。
可如今,债主们却痛恨了张裕兴的那份自信和乐观。“他很有演说家的风采,就是那股自信骗了我们整整一年。先说跟东方地产联盟谈合作,但我们跟对方董事长通了电话,证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后来又说跟99楼张董有了合作协议,对方会协助偿债,但事实也不是这样。”债主们对张裕兴从信任到不信任,亦经历了痛苦的甄别。
一名债主形容现在的张裕兴:“他正活在自己创出的世界里,满心想着自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而且能比以前更成功。”事实上,在跟张裕兴的几次接触中,记者也有类似的感觉。
在张裕兴的箴言选《至爱求真》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个复杂的系统,你把它想圆了就舒服;说圆了是真理;做圆了是成功。”再想想张裕兴的成功和失败时的表现,也许他就是这么在想,这么在做的。两者的差别在于,他是否找准了那个平衡点。
或许,对于张裕兴来说,正是他的个性赋予了他成功和失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报记者 贝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