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陕西一盗墓团伙3年疯狂作案80余起被抓

2012-11-23 07:19:00 来源: 法制日报 
字号  

  □案件故事

  月光浅淡,高高的蔡家坡崖畔。

  “光头”和“老虎”、“文文”蹲在一个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说话,直勾勾地盯着地上的几把铁锨,锨头上带着刚从地下掏出的旧土。

  半晌,“老虎”拍拍屁股起身说:“今天没戏,不挖了。走,明儿‘逮’狮子去。”

  “老虎”看中的石雕狮子,是个古物。如果“逮”了去,他估摸能值不少钱。

  隔夜,一座小庙里,3个黑影围定一个石狮。

  “一二,走!”“老虎”一声喊,“光头”和“文文”不敢怠慢,一蹬地猛地抬起狮身。刚走几步,“文文”突然惊呼一声,踉跄倒地,狮子笨重的身体摇摇欲坠,“老虎”怒喝一声:“耍杂呢!”“文文”慌忙爬起来,抱住狮腿,3人将狮子抬上了车厢。

  凌晨一点半,3人离开这家小院,骑着三轮车往回走。夜色中的青石狮隐隐透光,“老虎”悻悻自信:“没有我‘逮’不住的狮子。”窝在一角的“文文”拿起彩条布遮住了狮子,扫视着四周。

  不久,“老虎”给俩兄弟送来了钱。狮子出手了。

  这是一起盗窃文物案件中的情景。近日,陕西省岐山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向《法制日报》记者讲述了这起案件的案情。

  偷盗者

  一个傍晚,“老虎”开车找“文文”去看东西。车子顺着大路上了塬,再下到沟里,穿过一片林子时卡住了走不动。二人正准备下车查看,突然听见有人喊叫,接着有手电筒光照过来。“老虎”跳下车就跑,“文文”刚准备撒丫子,突然发现拿手电筒的是“光头”,这才大嘘一口气,叫住了已跑出十几米外的“老虎”。“光头”说,出来溜溜,碰碰运气。3人便一起逛荡,寻找目标。

  车子在一个庄子里拐来拐去,终于看到一家农户挂着明锁。“文文”用剪钳剪断锁,进了院子。整个院房被翻遍了,也没找到点儿啥值钱的东西。“光头”说:“不行,不能空手回去。”于是3人又顺着院墙翻进隔壁家,看见房檐下堆着一堆玉米,旁边有几个蛇皮袋子,便装了八九袋玉米,扛出院子装到车上。

  看见车子还很空,“文文”提议再找点东西。后来又连翻了两家,装走4副棺材板,两箱西凤酒,一台海信电视附带DVD影碟机,还顺手提走一个电饼铛、几壶食用油。装车以后,“老虎”发现还有一个空包,又折回去装了一包玉米。第二天,3人就把玉米、棺材板拿出去卖了,其他东西分着自己用。

  “老虎”和他的小兄弟们不走空道。不过,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文物。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县域内文物古迹多如繁星,有以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遗址遗存576处,其中国家和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晚清四大国宝中,大盂鼎、毛公鼎均出自岐山。

  由此,岐山吸引了众多偷盗者贪婪的目光。据统计,2011年,陕西省宝鸡市共破获各类文物案件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8人,其中岐山县发案就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请”佛祖

  入冬的一天,“书生”和“老虎”去老刘店面串门。老刘摆弄着他的古玩,递过一根烟:“前阵子我在堰河村小庙看中一个佛祖,你们‘请’不‘请’?”

  “啥样子?”“老虎”问道。

  老刘放下手中的玉器,神秘地说:“白色石质,外表浅黄色,菠萝头,盘腿坐着,一只手放在腿上,一只手手心向上,高约1.4米,宽有七八十公分,厚四五十公分。”“书生”一听,就知道有戏,这老家伙肯定隐瞒了什么。看“书生”不作声,老刘提议去现场看看,随后便关了店面。

  看了佛像后,“书生”发现是汉白玉的,要是能“请”走,下半辈子就可以歇下了。

  “老虎”看到佛像在旅游景区,而且体积过大,当即表示:“这个不倒带(不好运输),不能‘请’。”老刘也没再说什么。

  大约过了一个月,“书生”和老刘在店里聊天,“文文”跑来问:“有活没?我没钱花了。”老刘旧话重提,问他干不干。“文文”看了“书生”一眼:“能给多钱?”老刘眯了眯眼睛:“八九千。”“书生”哼了一声,“文文”看出了“书生”的意思,接话说:“不行,弄出来得加钱。”老刘晃晃脑袋说:“再说吧。”

  听说庙里要把佛像从禅房搬到大雄宝殿供桌上了,“书生”和老刘、“文文”连忙去凑了个热闹。为了掩人耳目,3人准备了鞭炮,红红火火地庆祝了一番。看到佛像底座尚未凝固的水泥,三人感到“时机”来了。

  一个寂静的夜晚,“书生”和“文文”带上人手,开上三轮车,把车停在事先选好的地方。待“文文”蹑手蹑脚翻进小庙院墙,打开侧门,其他人跟入院内,来到佛像前开始动作。

  由于水泥供台还没有凝固,佛像和供台黏合不紧,四人便首先铲掉了水泥,一人守一边,打算合力把佛像挪到地面。但是佛像太重,好几次都只是让佛像扭了扭屁股,丝毫搬不下来。

  眼看着时间不早,“文文”急中生智,一下子把绳索绑在自己腰上,全身向后倒去,后背几乎和地面成了30度角。这是他小时候在村里和别的男孩拔河用过的招数,屡试不爽,就算是匹骡子,也能动一动。

  果然奏效了,“文文”等人将佛像挪到提前带来的手推车上后,一鼓作气将小车推出了小庙,却遭遇新的难题——面前的土坡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下,“文文”拨手机求助“光头”和老刘。一小时后,俩人赶来,最终将佛像抬上了车,拉回老刘的亲戚家,埋在了后院。

  两个月后,“光头”找来了买主,谈成了一笔10万元的交易。

  2011年4月,这群恣意妄为的文物蟊贼被警方监控。

  张某某,外号“光头”,49岁,小学文化,无业,宝鸡陈仓人。

  胡某,外号“老虎”,42岁,小学文化,无业,河南许昌人。

  张某,外号“文文”,43岁,初中文化,无业,宝鸡陈仓人。

  抓蟊贼

  凤鸣禅寺位于岐山县凤鸣镇堰河村,近年来只有居士来往,并无住寺和尚。不过寺中有尊明代佛像,质地为汉白玉,造型精美,色泽上乘,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中已被文物部门“挂了号”,价值不菲。

  2010年12月初,凤鸣禅寺决定将佛像供至大雄宝殿。谁知,从僧房登上宝座的当晚,3吨重的佛像就失踪了,底座周围只留下两道手推车的痕迹。消息一出,举县哗然。

  从现场看,案犯对凤鸣禅寺及其周围环境比较熟悉,事前经过多次踩点、预谋,推测应有当地人参与,或在附近有落脚点。从作案手段来看,案犯属盗窃老手,有撬盗经验、攀登技术、反侦查意识。根据现场两道手推车车痕判断,直接进入现场的案犯达4名以上才有可能挪动佛像。

  办案民警多方走访当地群众,从周边县区获知了几条重要线索:2010年8月,凤翔县长青镇灵化村城隍庙一个重约上吨的清代铁钟被盗;同年10月,扶风县南阳镇华严寺一尊释迦牟尼石像蹊跷失踪;前不久千阳南寨镇一列入文物普查名录的明代铁钟也离奇丢失。这几起盗窃案的作案方式极其相似。

  经过细致分析和对比,办案民警一致认为:这些案件系一个团伙所为。专案组遂将这几起文物盗窃案并案侦查,几番搜集信息后,将曾因盗卖文物受过多次打击的岐山县肖某列为第一嫌疑人,围绕肖某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轨迹展开侦查。今年4月,一个由胡某、张某、肖某等10余人组成的盗窃团伙浮出水面。

  6月27日晚,再次确定团伙成员的具体位置后,岐山县50多名民警上马攻坚,在眉县汤峪镇、岐山蔡家坡镇和高新区钓渭镇等地同时拉开收网行动,先后将胡某、张某、肖某、刘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经查,该犯罪团伙由岐山、陈仓和河南人组成,他们的作案特点为有分有合。白天踩点,晚上下手,擅长盗窃寺庙和田野里的文物。随后的几天审查,团伙成员如实交代了自2009年以来,先后流窜扶风、眉县、凤翔、陇县、千阳和周至等地,疯狂盗窃寺庙、田野的文物和农户财产、粮食等物品的犯罪事实,总计作案达80余起。其中,凤翔、扶风、千阳的文物失窃案和岐山凤鸣禅寺的石佛像被盗案均系该团伙所为,并查实石佛像已销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 

  7月1日,办案民警连夜奔赴山西,将在当地的销赃人员柴某一举抓获,明代汉白玉佛像完璧归赵。 

  案件告破。岐山县人民检察院成立审查起诉小组,对全案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12处存在瑕疵的证据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召开检委会对犯罪罪名和情节开展专题讨论。最终决定,以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故事背后

  多年来,岐山县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也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文博单位物防、技防以及设施比较落后;消防安全设施相对滞后;文物收藏市场亟待规范等。

  保护文物,还需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层层负责,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和保护措施,尤其是要把田间野外问题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记者台建林 通讯员张珊珠白文渊)

[作者:陈杰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