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角
奥斯卡影帝打酱油
作为一部群像戏的电影,《一九四二》里的实力派演员非常多。也许只有几句话的台词,但实力派演员们没有怨言。相比之下,从好莱坞请来的两位奥斯卡影帝被指“打酱油”。
冯小刚说,“这部戏需要很多很多优秀的演员,我觉得用‘打酱油’这个词好像不够尊重他们的劳动。这个戏是一个群戏,不仅是两位好莱坞的美国演员,包括很多的演技非常优秀的演员、明星,也都是在这儿演很少的戏。他们都很敬业,用特别大的诚意来拍这个电影,我非常感谢所有的演员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
在《一九四二》中,观众将会看到张默在演技上的成长。作为张国立的儿子,张默的出演又被猜测为“老爸推荐上戏”。冯小刚坦言,“国立没有推荐,是我自己选择的,当然国立也非常愿意。”
对比
都有关于“吃”的问题
从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再到陆川的《王的盛宴》,这其中都有关于“吃”的问题。
尤其是目前口碑甚好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在片中讲到了信仰的重要。相比之下,《一九四二》中扮演牧师的张涵予被现实所伤,最后要放弃信仰。这种安排,是不是体现出导演对信仰的态度呢?
冯小刚说,“两个片子可能是不一样,这个问题最应该问的是刘震云,是他的戏让他崩溃。”刘震云说,“我昨天晚上刚看完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确实和《一九四二》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人面临困境。但一个面临的困境是跟动物,另一个是人跟人。一个人跟一个老虎在一起,他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他的信仰。那么《一九四二》里,这些灾民能够支撑下来,是因为人心中那一点特别微弱的人性焕发出来的温暖光芒。”
有家境外媒体记者问冯小刚,“如果是讲中国饥荒的故事,西方媒体和观众一般会想起1958年到1962年的那个饥荒,也死了非常多的人。拍《一九四二》,有没有跟那个饥荒有任何的联系?”
冯小刚说,“正因为你说的西方观众只知道那个1962年的饥荒,不知道1942年的饥荒,所以才有必要拍这个电影给西方观众补上这一堂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