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张颐武:网络文学一定会留下经典 写手当然是作家

2012-11-29 08:23:00 来源: 北京晨报 
字号  

  文学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本月26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率先公布了“网络作家富豪榜”,榜单曝出了20位网络作家的收入状况,包括2007至2012五年间,其作品产生的网络点击收益、版税及相关授权总收入。其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天蚕土豆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收入夺得前三。

  榜单公布之后,引起了诸多争议,赞同者认为网络作家收入的提高,既是当前社会人们阅读方式变化的结果,同时又证明了年轻人的阅读状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而批评者认为,以财富论作家,并不是合适的方式,并且,当前网络文学过于追求速度,粗制滥造的作品太多,而且过于玄幻,与现实脱节严重,对社会的映照少之又少,缺乏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对此,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能过于狭窄,网络文学提升和开发人们的想像力,而想像力对人类的发展作用重大,并不能因为网络文学关注现实社会少,就认为网络文学缺少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要更宽广

  北京晨报:网络作家富豪榜公布之后,引来批评不少,有批评者认为网络文学缺少社会价值,缺乏文学的社会责任,您怎么看?

  张颐武:我觉得我们对于社会责任、社会担当的认识应该更加宽广一点,不能过于狭窄,关注民生问题,关注社会问题,固然是一种社会责任,但不是只有关注民生社会的才有社会责任。不仅网络文学如此,整个社会都是如此,你不能说袁隆平的研究非常有社会价值,霍金就没有社会价值,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袁隆平当然非常重要,但是霍金也同样有价值,不能以实用与否去评判价值,有用没用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文学也是如此,如果说非得关注农民工,关注社会问题才叫有价值有担当,那么写爱情小说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也要否定呢?当然,关注社会问题当然需要,但是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同样如此,如果要求所有人都做一样的事情,那不是又回到“文革”、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吗?

  北京晨报:那么网络文学的社会价值在哪里?

  张颐武:网络文学长于开发人们的想像力,长于个体情怀和感受的表达。实际上,想像力的开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关注现实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促进人类的想像力,也同样是文学价值的一部分。

  张颐武:网络文学一定会留下经典

  网络文学已成文学界一员

  北京晨报:网络文学出现十年,对它的争议一直不断,您怎么看?

  张颐武:批评是正常的,任何文学都有批评。网络文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至今已非常普遍,现在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学的阅读更加普及,人们在路上、车上随时都可以用手机、移动阅读器等阅读。

  北京晨报:网络文学是否是文学也是争议颇多的话题,您认为它是文学吗?

  张颐武:当然是。通俗文学也是文学。1999年网络文学刚刚出现时,大家觉得它可能成为一种实验文学,如接龙、开放性结构等,但是随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人们最初想象的道路,反而是发展出许多通俗文学的类型,比如穿越,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再如耽美这样极其小众,难以在网下发展的类型。最开始,对于穿越、玄幻等,平面出版是不屑一顾的,但是网络文学本身改变了出版的规则,直接在网络上和读者见面,而且更进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文学的壮大,它和传统出版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许多在网络上影响深远的作品,同样也会出版平面书籍,并且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

  北京晨报:您认为网络文学在文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张颐武: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以及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网络文学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界的一员,和类型文学、青春文学、传统文学等鼎立,成为其中一足。

  网络写手当然是作家

  北京晨报:有批评认为网络文学创作者只能算写手,不能算作家。

  张颐武:网络写手当然是作家,从早期的今何在、痞子蔡等,到现在众多知名的网络作家,他们只是发表的平台不同,使用的媒介不同,与传统文学可能价值不同、形式不同,但毫无疑问他们是作家,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他们不是作家。

  北京晨报:网络文学不同的价值和形式是什么呢?

  张颐武:中国的传统文学大多长于写实,和现实联系非常紧密,如网络文学中那样,架空写作,展示飞扬的想像力的作品非常少,即便是莫言这样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作品和现实联系也非常紧密,所以,传统文学、甚至新时期文学,都不曾出现网络中这种纯粹以想像力创造一个世界的作品,而网络文学的出现,则使得这种创作成为现实。

  北京晨报:对读者来说,架空写作又有什么价值呢?

  张颐武:架空写作也并非完全脱离现实,因为作家的知识、价值观等也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因此,它对提升青少年对社会的认可、认识都有不可否定的作用。而且,因为网络文学类型多样,适应不同人的阅读需要,认为网络文学没有价值,其实是对网络文学研究不够、了解不够,从当初的痞子蔡、今何在等人的作品,到后来的《鬼吹灯》等,他们都有独到的风格、表现方式,也都有非常多的喜爱者,不能说没有价值。

  网络文学从出现至今,已有十多年。十多年来,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浩如烟海,远远超过传统纸质文学的创作数量,数百万字的作品比比皆是。然而,这些“大部头”的创造者,却很少得到人们的认可,不少批评者认为,网络写作者只是写手,是流水线式制造的工人,而不能称为作家。网络文学的粗糙、速成、千篇一律也屡被诟病。

  对此,张颐武说:“网络创作者当然是作家,只是发表的平台、使用的媒介不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价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是当今文学的鼎足之一,没有理由说他们不是作家。”

  强调作家清贫并不正常

  北京晨报:网络作家富豪榜引起了很多争议,不少人不太认同以财富来论作家,您怎么看?

  张颐武:作家不以金钱来论,但这并不意味作家非得清贫,非得拒绝金钱。向曹雪芹那样“举家食粥酒常赊”很好吗?假如让曹雪芹吃得上饭,能让他把《红楼梦》写完不是更好吗?所以,过度地强调作家必须清贫并不正常。

  北京晨报:那么作家和财富应该是什么关系呢?

  张颐武:任何事情需要发展,需要往上走都需要规范,而合理的报酬本身就是规范之一。作家固然不能以金钱论,但是缺乏激励机制、报酬机制,对社会来说其实是不正常的,也是对发展不利的,如果所有在网络上写作的创作者都得不到合理的报酬,缺少生活的保障,那么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在这个领域中探索呢?

  北京晨报:可能有人觉得五年数百万上千万的收入太高了,和它的价值不符,您认为呢? 

  张颐武:价值各有不同,评判的标准也不同。莫言获奖得到700多万是正常的,网络作家的收入同样也是正常的。实际上,网络写作最开始都不是以利益为目的的,都是免费的,后来随着网络阅读逐渐发展和稳定,才开始有了网络创作的报酬机制,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涌现出更多获得收入的作家。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高收入的作家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网络作家收入极少,甚至没有收入。而且有收入的,他们的收入和工作量也是不成比例的,网络写作数量庞大,一部作品动辄数百万,但相对的收入并不高,实际上网络文学创作者得到的并不多,甚至很少,他们应该得到更多。

  网络更可能出经典

  北京晨报:批评者认为网络文学追求速度,往往粗制滥造,您怎么看?

  张颐武:网络文学写作量非常大,这是网络传播的特点所致。一个创作者每天可能要写上万字,一部作品动辄数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作品也不鲜见。这在传统文学中几乎没有,传统的作品,一部三五十万字,七八十万字就算多的了。但是网络文学不同,因为阅读方式的问题,使得写作方式也产生变化。数量庞大、作家付出的辛劳更多,这也是它的特点。这么多的作品,这么大的创作量,如果说其中有很多粗制滥造的,我不否认,但是如果说没有精品,不会产生经典,也不太恰当。

  北京晨报:您认为网络文学会产生经典? 

  张颐武:一定会留下经典。事实上,一种文学类型,创作者越多,说明基础越广泛,产生经典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反,如果只有极少数几个人创作,产生经典的可能显然相对要小。比如《红楼梦》,没有同时代大量的才子佳人类型的作品,可能也不会产生《红楼梦》这样的旷世经典。当然,经典从来都是极少的,那些和《红楼梦》同时代的才子佳人之作,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呢?所以,经典的出现,需要好的基础和创作环境,经典当然少,但是不能因为少而否定它的基础。

  晨报记者 周怀宗

[作者:张中江  编辑:]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