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在郑州市二七区临时救助站内休息(12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新华社记者 秦亚洲
“我,我能在这儿住一夜不?外面冻得实在是扛不住。”
深夜1点左右,一个缩着脖子,弯着腰,紧皱着脸,左手蜷进袖筒,右胳膊夹着灰白色化肥袋的中年人,一步一步挪进了位于郑州市火车站附近的郑州市“流浪者之家”的大门。
“吃饭了没有?”值班工作人员问。
“晌午饭吃过了……天老冷啊!”
“那就先喝碗热稀饭,吃个馍。等一会儿登记完,给你安排床铺,中不中?”
“还有饭?哎呀,真不赖。肚子早就空了……”
这位来自河南省固始县的流浪汉,自称叫张国亮,来郑州拾荒近两年了。入冬以来,他有时候就在桥下面凑合一晚上。
零下2摄氏度的郑州寒夜里,张国亮是昨晚今晨入住郑州二七区临时救助站的第103个人。从12月14日开始,郑州市在外来务工、乞讨、流浪人员比较集中的郑州火车站附近,设立了“临时救助站”,来这里借宿的人称之为“流浪者之家”。
连日值班、眼睛红肿的郑州市二七区民政局局长苏连成说:“今年郑州入冬早、气温骤降。我们把郑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培训楼改成宿舍楼,给乞讨、流浪和暂时受困的人,提供一顿热稀饭,解决一个临时住处。”
有150个床铺的“流浪者之家”,每个床铺配备了毛巾、脸盆、茶杯和被褥。公安、民政、医疗、劳动保障等部门均派人日夜值班,分别负责身份认定、生活安排、消毒体检、介绍就业等。14日以来,入住的“流浪者”不断增多,最多时超过120人。
“我们现在打破常规,只要口述身份、要求帮助的,全部接受。”据统计,前来入住的人中,流浪、乞讨者超过50%,外来务工者约占20%,拾荒者约占10%,残疾人约占10%。
“能吃热乎饭,能睡安稳觉,这里就是半个家呀!”已经连续四天住在“流浪者之家”的赵相周说,“原来在大桥下睡,八面透风,冻得睡不着,浑身缩成疙瘩,照样冻得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