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最难吃蔬菜”讨论网络走红 网友投票苦瓜居首

2012-12-19 15:37:00 来源: 金陵晚报 
字号  

  为啥你讨厌的 别人却说很好吃?

  “油菜是最难吃的食物!” 网友接龙:“你当胡萝卜是死的?”

  近日,网友@韩饭桶一条微博“莫名其妙”火了:“油菜是最难吃的蔬菜!没有之一!”此话一出,网友们纷纷接龙表示抗议:“香菜不服!问过木耳菜了吗!放着让芹菜来!当胡萝卜是死的?你们把苦瓜放在哪里?韭菜不共戴天 ”!一时之间,“最难吃的蔬菜”成了微博的热门讨论话题。

  可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常言道,众口难调,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个体对食物感受的差异呢?这条微博真的火得“莫名其妙”,没有来由吗?

  “油菜难吃”引发最难吃蔬菜的讨论

  12月16日晚22点17分,北京网友@韩饭桶发布了一条微博“油菜是最难吃的蔬菜!没有之一!”简单的几个字,乍看起来,也不过是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小抱怨。可是,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和评论,在后来的40多个小时里,被10多万人拿来讨论。

  面对@韩饭桶对油菜的吐槽,网友们纷纷接龙表示抗议:胡萝卜不服!苦瓜傲视群雄!香菜怒发冲冠!韭菜不共戴天!茼蒿笑得脸都绿了!油菜已面色发紫!菠菜有话要说!芹菜滚过不说话!鱼腥草稳居宝座!香菇来战!莴苣揭竿而起!黑木耳深藏功与名……

  随后,新浪微博许多用户都发起了关于“最难吃蔬菜”的投诉。截至记者写稿时,参与讨论的网友超过13万,而“最难吃蔬菜”也成了微博最热话题之一。

  在网友的投票结果中,苦瓜、鱼腥草、香菜位列最难吃蔬菜前三位。但是,从评论可以看到,对于这个结果,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服。

  这似乎是可以料见的。每个人对食物的感受不一样,为了强调这种区别,我们的祖先曾用了四个字来形容——众口难调。

  末梢神经影响个体对食物的感受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个体对食物感受的差异呢?

  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金小晶主任介绍,这种差异首先与我们的成长环境、饮食习惯有关,“比如说,我国南方人喜甜,而北方人喜咸;又或者拿蔬菜来说,中国人习惯炒着吃,而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却习惯生吃。”

  但是,我们也发现,排除成长环境、饮食习惯的差异,我们同一家庭里的成员,在食物的选择上,也各有喜恶。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金小晶主任介绍,人对于食物的感受差异主要源于人的末梢神经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把握。通常来说,导致末梢神经排斥一种食物的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两个方面。

  “病理因素就是生过某种疾病后,对食物的感受开始不一样。生理因素主要包括感觉器官和消化功能的差异。”金主任介绍,人们常说的儿童挑食,很多就是因儿童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完全。

  吃出怪味,或是因为你“味蕾”很发达

  不过,金主任也介绍,在对食物的感受中,味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别人觉得西兰花好吃,而我却觉得有股怪味?记者搜索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耶鲁大学的琳达(Linda Bartoshuk)教授曾提出超级味蕾的概念,他指出,有一类人味觉敏感性较高,他们的味觉敏感性往往高出常人2-3倍,所以,拥有超级味蕾的人,能察觉出别人无从感受的食物味道,这也是有些人觉得西兰花有怪味的原因之一。

  金主任介绍,“超级味蕾”的概念并不流行,不过,味蕾发达的人往往对食物的刺激比较敏感。

  另外,味蕾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到45岁以后味蕾细胞逐渐变性萎缩,数量减少,味觉也会慢慢减退,“80岁以上的人对食物的刺激常常比较迟钝,这也是味觉退化的一个表现。”

  要如何保护我们味蕾的敏感性呢?金主任介绍,预防口腔疾病很重要,而且要充分发挥牙齿的咀嚼功能,促进唾液分泌,以增加味蕾敏感性。另外,食物加工过程中不宜多加盐和糖,因为过量的刺激会降低味蕾对食物的反应。三是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促进味蕾细胞的代谢。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身体锻炼也都是行之有效的提升味蕾敏感度的方法。

  微博走红的背后是社会压力的积聚

  对于这条微博的走红,很多网友用了一个词——莫名其妙。不过,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老师张健挺认为,这条微博走红,其实暗合了大众追求娱乐的心态,“这条微博本身确实具有心理接近性、可讨论性,但是,能引起这么大范围的讨论,还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网友们的游戏性的心态”。张老师介绍,从传播学角度来说,除了功利性的传播,还有一种游戏性的传播。而在进行游戏性传播时,传播者只有一个目的——寻找乐趣。

  不难追忆,在不久之前,一句无厘头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也曾红遍网络,那么,这两种走红是否有类似之处呢?张老师介绍,一种现象在网络走红,都是因为它满足了大众的某种欲望,比如“最难吃蔬菜”对于游戏心态,比如“凤姐”对于审丑欲,又如“艳照门”对于窥私欲。

  网络极大地压缩了时空,降低了传播的成本,使得人们在传播时,既获得快感,又得到了适度躲藏,“这种时候,人是很真实很放松的。这种种反常的非主流的现象走红网络,其实反映了社会存在紧张情绪,却缺少可以释放的空间。”

  张老师认为,只要不过度的话,这种参与调侃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记者 丛秋芬 报道)

[作者:张志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