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为贫困群众、低保家庭、鳏寡老人等送来大米、棉被、年货等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们开开心心过好节日,不仅体现出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还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些地方走访慰问变成了“作秀”:拉着贫困群众的手,摆个姿势拍张照,讲一通大话、套话就走人了,不能真正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生活中。这种“慰”而不“问”的慰问形式,老百姓看在眼里,不满却在心中。
过节慰问,首先是“慰”,但不能忽视“问”这个重要环节。为贫困群众送来过节的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过好节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这是第一步。仅仅留下慰问品,不深入群众中间,就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走进群众中去,向群众问计问策,听真话、摸真情,多听听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问问还有哪些事情需要解决,打破隔开群众的无形的墙,我们的各项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制订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不会脱离实践,我们的党才不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节日慰问,要向群众多“问”。借助慰问机会,走到群众家里,了解群众生活情况,认真体察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通过促膝谈心,问一问政府的政策措施哪些兑现了,哪些还没有兑现;政府办事效率高不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不好;哪些部门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群众对服务部门还有哪些建议和意见。通过慰问,及时准确地了解贫困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找到消灭贫困的根源,为他们提出一些好建议,以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按计划实施,过上小康生活。
近期,习近平同志走进河北阜平,来到困难群众家中,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们手拉手问长问短;李克强同志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把群众的“恼火事”一一记在本子上。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出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不妨从蛇年春节慰问活动改起,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让“见群众、听真话、摸实情”成为各级干部的必备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