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民校校长:小学招生不是选拔神童 创造力培养更重要

2013-05-09 15:17:00 来源: 解放日报 
字号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招生本周进入报名阶段。各大教育论坛里,家长都在议论“面谈考什么题”。不少家长更是担心:“孩子从没参加过知识补习班,是否就要‘靠边站’?”

  昨天,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通过本报,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下为节选),聊聊招生“那些题”的变化。

  亲爱的家长:

  你们好。这几年,民办小学的招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面谈题来看,我们的选拔方式不是用“偏怪难”题来考倒学生。早些年,我们相对更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面谈时一些活动内容对孩子的计算能力和识字量等有要求。于是,在幼儿园就开始提前学习小学教学内容的孩子,更容易被录取。

  随着学校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过早“小学化”的孩子在录取时占得先机和优势,但他们三年级以后发展明显缓慢,学习优势慢慢消失,自尊心受挫,学习兴趣减弱。相反,很多入学时“一张白纸”的孩子却迎头赶上。

  近几年,我们招生活动的内容更倡导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我还清晰地记得前两年的招生问题:“你手中有个玻璃杯,你觉得它可以派什么用处?”孩子们的答案丰富有趣:喝水、储币罐、画标准圆的模型、打坏人的武器、压住纸(镇纸)……这些题目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标准答案。很多家长开玩笑说,“原来,民办学校不是选拔神童的,我们是来‘打酱油’的,没想到被录取了。”

  以往招生现场,我们会看到一些奇怪现象:孩子对这些题目对答如流,但对于一些生活常识问题却答不上来,甚至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

  今年,我们招生内容又做了重大改革。我们更关注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倾听的习惯,关注他们与人交往和表达的方式……我们真的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的宝贵时光浪费在做题和训练上,变成训练有素的“小机器人”。

  张悦颖

  ■记者手记

  需要改革的不仅是招生题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出现了应试教育低龄化的倾向。学校招生改革的变化,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不该让孩子掉入应试知识的海洋,应给他们多一些生活的体验和认知的积累。

  在与张悦颖校长的交谈中,她反复提到,学校的责任,不仅只是改变招生内容,而应深入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比如,语文学习不是比谁掌握的生词多,而是让孩子有兴趣阅读等。

  当然,评价方式也要改变。与分数相比,能力和品格的发展同样不可或缺。主管部门不妨给校长们松松绑,降低一些分数指标,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

  最近,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在微信圈广泛传播,其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要永远记得,无论何时,家都是孩子心中温暖的港湾,不要让家变成人生竞技场。”所以家长们,不妨放下喋喋不休的催促,打开紧锁的双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专长,家长只需顺势引导,不可拔苗助长。

  ■链接

  家长的心里话

  (摘自新浪家长博客)

  遥遥爸:小朋友就像弹簧,现在拼命往下压,中学以后还会有弹力吗?我创造条件,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从两岁开始,带着她去各地旅游,她现在有爱心,懂得感恩,懂得谦让,喜欢和他人交往,喜欢绘画,语言表达能力强。无论孩子发展如何,我们都会给她拥抱。

  农妇山泉:幼儿园里好多小朋友加减乘除全会,还有号称自己是“理工男”的,具有五年级的计算能力。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不是让孩子强化训练,而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好奇心,这些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比会几道数学题重要得多。当然,“零起点”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学,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有兴趣去学。

  迪爸:除了学钢琴和舞蹈,我们几乎没给孩子上培训班。相反的,我们和孩子一起养小鸟、蚕宝宝,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神奇校车》,在法布尔的昆虫世界里徜徉。我非常赞成民办学校推行开放式的招生考核方式,中国学校最需要的是爱的教育和创造力培养。(记者 彭薇)

[作者:张志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