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临高电厂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在吸收阳光。记者 苏晓杰 摄
三沙市鸭公岛居民正在摆放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记者 宋国强 通讯员 田培 摄
中国光伏组件的最大出口市场———欧盟,步美国后尘,向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挥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大棒。
当地时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不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作为英利集团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海南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位于海口狮子岭工业园区的英利海南基地不可避免卷入其中。
发展绿色清洁的光伏产业是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建设海南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海南光伏产业如何应对欧盟“双反”,备受关注。
蝴蝶效应:
欧盟“双反”波及万里之外的海南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关于蝴蝶效应最常见的阐述。
海南是中国光伏巨头的重要生产基地,欧委会一纸裁决产生的蝴蝶效应,不可避免会波及到万里之外的海南光伏产业。
“海南光伏制造企业主要是英利和汉能两家,后者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国内,因此,前4月的出货量当中约99%来自于英利。”海口海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透露。
“此举将对国内光伏制造企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推高光伏生产成本,它不仅将损害中国的光伏行业,还会对欧洲的消费者和上下游产业造成影响。”今天上午,总部位于河北保定的英利集团宣传部负责人王志新接受海南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海口狮子岭工业园区,英利布局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集团旗下的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所在地。
数据显示,2012年海南英利光伏组件出货量超过450兆瓦,占英利集团总量的20%以上,同比实现翻番。当年英利集团光伏组件出货量(销售量)同比增长40%,超过2200兆瓦,跃居全球第一。
在2012年欧洲多国削减财政补贴、美国实行“双反”、全球光伏市场增速放缓等背景下,英利取得的这一佳绩充分显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显而易见,正是因为中国50万光伏产业工人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方使光伏组件成本不断下降,光伏发电距离大众越来越近。”王志新说。
海口海关今天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海南外贸出口太阳能光伏组件87万个,同比增加37.2%,价值1.3亿美元,同比微增3%,占同期海南外贸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43.3%。主要出口对象为欧盟、美国。
海南日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英利集团海南基地员工已达4000人左右,海南英利的年设计产能已达600兆瓦,今年以来海南基地生产经营较为正常,工人上班一般采取“三班倒”或“四班倒”的方式。
“欧盟的裁决肯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们有信心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海南英利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