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官网微博通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高管人员涉嫌经济犯罪,正在接受长沙市公安机关调查。据媒体之前报道,举报人称,在2004年和2010年间,葛兰素史克的中国销售人员参与了大范围的贿赂医生行动,他们向医生提供演讲费、现金回扣、豪华晚宴和费用全包的旅游机会,以换取医生开具该公司产品的药方。
网民指出,药企对医院进行的商业贿赂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医药购销领域成为商业贿赂重灾区,客观上抬高了药价和医疗费用。网民认为,遏制药企商业贿赂不能指望药企自律,需要各方面配合。
商业贿赂损害患者利益
“药品回扣,就是药企对医院进行的商业贿赂,是一种赤裸裸的违法行为。”网民“xplus”表示,“从暗扣到明扣,最终损害的是患者利益。”
此前有报道称,以中标价格为基准,医药代表的工资加奖金,会占到中标价格的8%,物流配货占5%,药品生产研发成本占10%,而商业贿赂的成本则会占到60%。
网民指出,医药购销领域成为商业贿赂重灾区,客观上抬高了药价和医疗费用。
博主“刘纯银”说,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品从生产出来到患者使用的中间环节中,存在商业贿赂“潜规则”,让患者承担了医药代表、开处方医生及院方相关权力人士的“利润”来源。
终端垄断导致“潜规则”盛行
网民指出,跨国药企实行商业贿赂是众人皆知的“潜规则”,药企之所以频频采取商业贿赂手段,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博主“曹凯Caleb”说,终端市场有公立医院高度垄断,药品要想进入终端市场,部分药企势必选择无节操地生存。药品生产企业下大力气研发的新药经医院环节受阻不能获得市场后,便将研发新药的资金放于市场开拓。
博主“朱恒鹏”进一步分析了医药腐败的因果链条。他指出,“市场经济+公立垄断”导致医药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必然扭曲医药价格,导致医院医生不得不以药养医,而能养医的只能是价格虚高的药品,所以药企只能虚高定价,然后返利回扣。
双管齐下遏制医药腐败
有观点认为,抵制商业贿赂要靠药企本身加强自律。但不少网民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抵制药企商业贿赂,一方面要加强对药企贿赂行为的打击和约束,另一方面,要打造廉洁医院,堵住商业贿赂“后门”。
博主“刘纯银”说,应该注意到,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强,出现了一些新的规避监管的现象。如以贵重礼品、包销旅游费用等方式实施贿赂。还有一些医药企业采取“打游击”的方式规避市场监管,在这个地区或领域有了不良记录而难以生存,就跑到那个地区或领域图谋发展,或者更改企业名称试图东山再起。因此,仅靠自律行为很可能使治理流于形式。治理商业贿赂任重道远。当前除了要依靠制度约束和加强监督外,对贿赂行为必须给予严厉打击,这不仅是保证药品医疗市场秩序的关键,也是法治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些网民从对医院监管的角度提出具体建议。
博主“刘林”认为,打击商业贿赂,须引入淘汰制,让收受贿赂的医生面临失业风险。
网民“朋生”建议,医疗机构应与药品企业签订廉洁协议,明确不收送商业贿赂,并要将其置于法律框架下。针对被认定存在行贿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予以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而且对其分管领导也要追责。
还有网民建议,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总体收入水平,让医务工作者通过诚实劳动,有机会拥有合法的高收入,从而降低商业贿赂的吸引力。
(记者 于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