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专家:中国精神疾病重症患者超过1600万

2013-07-24 20:23: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近日,北京街头接连发生了两起精神障碍患者在街头行凶伤人的恶性事件。7月17日,北京朝阳大悦城,一名男子持刀行凶,导致2名行人死亡。警方称,这名嫌疑人有精神病。7月22日中午,北京马连道超市内,一名男子持刀将四名顾客扎伤,其中女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披露,这名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史,于2012年9月曾被大兴区精神病院收院治疗,2013年1月出院。

  两起案件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众的紧张情绪。精神病患者为何出现在街头行凶?谁应该承担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的监护职责?万一危险出现在你我身边,我们又该如何识别和防范?7月24日下午,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张广宇做客新华网《新华访谈》,和网友探讨这个话题。

  出现暴力行为的多是重症患者

  新华网记者:什么样的精神疾病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暴力行为?

  杨甫德:一般来说,精神障碍分为很多种,基本上按照疾病的严重性分为重性或者轻性两大类。出现严重的暴力肇事行为患者多半是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对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的描述有一个基本概念:症状特别严重,以至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于对自己的疾病都丧失了认知能力。特别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自杀、自伤,甚至出现严重暴力行为。在整个精神障碍患者当中,大概有1%的患者属于这种重症精神障碍患者。

  新华网记者:从心理学上来看,精神疾病患者出现伤人、杀人等过激行为的时候,是处于什么心理状态?

  张广宇:谈到法律心理,应该包括辨识和控制两大类的心理能力。一般来讲,我国刑法判定精神病人刑事责任就是以辨识和控制能力作为主要的心理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辨识能力已经丧失了,那他的控制能力就没有办法谈了。精神病人做出社会伤害事件的时候,我们对他进行法律责任判定,应该是把他作为一种特殊的主体,这时可能他有一些辨识和控制能力受损或者完全受损。

  新华网记者:很多人都认为精神障碍患者如果出现伤人案件是不承担法律责任的?到底是不是这样一个情况?

  张广宇:精神疾病患者如果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那要分几种情况来看,第一,如果他作出这样行为是在他属于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缺失的情况下,他有可能经过鉴定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这个时候他是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并不是说他不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他造成的后果还有一个民事责任。第二,他的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只是减弱,属于限制责任行为能力,他还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同时他的民事责任还会有。第三,他有过精神疾病或者在精神疾病间歇过程中,他本身辨识和控制能力都是完全的,就是他当时属于正常状态下,他触犯刑事法律的话,他要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全国重症患者超过1600万

  新华网记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人是精神障碍患者,每100个患者中,就有1人是重症精神病人。这组数字让人吃惊,这么多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是不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平时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能看出来?

  杨甫德:这个数字没有问题。全球总人群的患病率在20%左右,我们国家是17.5%,所以精确一点来说,我国应该是1.7亿精神障碍的人群。其中重症是1600万,大概是1%的比例。为什么我们好象感觉身边没有那么多的病人?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障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比如说像抑郁、焦虑、强迫,甚至于失眠、酒依赖,这些都是1.7亿人群中的一部分,尽管你不认为他们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但症状可能符合条件,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就诊。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国家失眠的人大概有3亿多人,但是到失眠症程度就少了。所以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平时印象当中可能认为那1%是精神障碍患者,因为他可能伤害自己,他可能出现一些反常的、暴躁的行为,甚至于情感完全失控,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肇事、肇祸,这样的人其实只是精神障碍患者中的1%。

  新华网记者: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平时接诊患者当中,不同层次的精神障碍患者所占比例大概是什么样的?

  杨甫德:一般来说门诊患者轻重都有,而且现在心理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占门诊的大部分。住院患者重症的比较多,只有大病情非常严重或者病情比较复杂,或者对自身或者对社会有一些危害才能住院。国家法律规定,第一,疾病一定非常严重,符合严重精神障碍的定义或者符合严重精神障碍的标准。第二,他一定有一些危害性的行为,他可以危害自身,也可以危害别人或者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住院。根据这两个标准来确定住院病人,那住进病房的病人都是比较重的。立法还规定了另外一种住院情况就是自愿住院,这个轻重都可以。

  我国精神疾病医疗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

  新华网记者:北京回龙观医院是一所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回龙观医院一年的接诊量是多少?

  杨甫德:现在每年门诊量大概是十多万人,住院将近4000人,每天住院1400多人。

  新华网记者:现有的医疗条件,从病床数量到医务人员配备,能否满足社会需求?

  杨甫德:咱们国家的卫生资源是缺乏的,这个资源包括床位资源、人力资源,还包括必要的设备配置。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到了世界第二,但是精神卫生的床位和医务人员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当然全国也不一样,北京、上海资源在全国是排在前列,相对比较好,但是依然不足。

  新华网记者:那在你们医院有没有出现一号难求或者床位很难等的状况?

  杨甫德:现在情况肯定是这样,我们现在有将近10%的加床。门诊就医也很困难,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7×24小时”提供精神卫生服务,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挂号难的问题。这也说明现在社会需求在增加,老百姓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在增加,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缓解内心的痛苦,减少抑郁、焦虑或者失眠这些精神问题。

[作者:张培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