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杭州一场秋季公开拍卖古代书画专场上,杭州某拍卖公司宣布,有人以1138.5万元(含15%的佣金)的高价,买下了唐伯虎的《临流试琴图》。
按照拍卖规则,买家要在成交后一周内,支付除20万保证金外的余款。可当拍卖公司找登记的“买家”要钱时,发现对方联系不上了。
让拍卖公司尴尬的是,直到前不久他们将这位“买家”告上法院后,才得知这人是被人冒用了身份。
据了解,此类乌龙事件在杭州甚至国内都是第一次。拍卖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上城区法院昨日公开审理此案,还原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唐伯虎墨宝《临流试琴图》卖出千万高价
拍卖会是在2011年12月30日举行的,之前,拍卖公司印制了《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精美宣传册,重点推荐介绍了一些古代名家画作,其中就有唐寅的《临流试琴图》。
242号拍品《临流试琴图》是一幅水墨画,画幅为50×27cm,藏家为庞元济(1864-1949),湖州人。宣传册里介绍说,庞元济收藏极富,当时是全国之冠,有“南庞北张(伯驹)”之称。
画上有历代名家的题跋,其中就有与唐伯虎同时代被称为“明四家(四大才子)”的文徵明。拍卖公司宣传册里公布《临流试琴图》的保守价格为500万元至700万元。
拍卖公司介绍说,当天下午,经过20多轮的竞价,《临流试琴图》最后以990万元落槌,买受人加上支付给拍卖公司的佣金,成交价达到1138.5万元。
随后,买家和拍卖公司现场签订了成交确定书。
交了20万元保证金后,买家“失踪”了
根据拍卖规则和双方签订的拍卖成交确认书,若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拍卖品,买家当场可预付成交价30%的定金,余款在成交后7天内全部付清。
可让拍卖公司没想到的是,余款付清的规定时间到期后,他们再找买家留下的手机号联系,发现是个空号。
“当时他们是提着20万元现金来交保证金的。”拍卖公司介绍说,拍卖规则中明确,每名竞买人应在拍卖之前凭护照或身份证填写及签署登记表,并领取竞投号牌,同时支付20万元的竞投保证金方可进入拍卖会现场。如果是委托别人参与竞拍的,还要有书面的委托协议。
拍下《临流试琴图》的买受人登记的名字为嵇某某,竞投号牌为224号,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登记地址为江苏省阜宁县。于是,拍卖公司发了律师函,但都被退了回来。邮局答复说,嵇某外出打工去了。
被告称身份被人冒用,谁是真正买家成疑
其实不但是拍卖公司感到困惑,连法院收到拍卖公司的起诉状后遭遇的一些事情都让人感到奇怪。
法院寄出的诉状副本,因无人签收被退回,邮局告知,嵇某全家都外出打工去了。承办法官打算亲自跑一趟,不想从派出所了解到,他们已举家迁户籍至苏州。
等法院将诉状副本寄往苏州,重新排定开庭时间后,嵇某又称自己的身份证丢了,系被人冒用参加了拍卖会,并称此事已向派出所报告过。
随后,嵇某来到杭州接受调查,称从未来过杭州参加过拍卖会,拍卖相关文件上均非其本人的签名,并且当时被用作参与拍卖的身份证已经作废,他早已更换过新的身份证。
“那交给过原告20万元保证金吗?”这是法官迫切想了解的信息。嵇某回答:“我一个打工的,哪有20万元资金。”
不过,拍卖公司却称,他们已经调出拍卖会现场的录像,就是身份证上的嵇某本人。法官于是当场给嵇某拍下了录像,以作证据。
面对烫手山芋,拍卖公司不知道该咋办
昨天上午,官司开庭,嵇某果真没来,拍卖公司则由律师出庭。
“我们原本准备向被告索赔几百万元损失。”拍卖公司的代理律师说,但对方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所以只要求解除与被告之间的拍卖合同,由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
拍卖公司提供了两段视频,分别是那位竞买人报名参加的场景,以及《临流试琴图》整个拍卖和成交的过程。报名现场视频显示,224号竞买人有一胖一瘦两名男子,瘦的就是登记为嵇某的人。而在拍卖过程中,举牌者是胖的那位男子,每次举牌前还不停地打手机。最后在成交确认书上签字的是瘦的那名男子。
“对照相关资料后,我们才发现嵇某确实和那名男子不像。”拍卖公司的代理律师当庭说。
法庭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对事情存在分歧较大,将择日再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
拍卖公司称,对竞买人的身份审查问题,最主要是艺术市场各方的诚信问题,是这个案子的重点和关注点。相关人员透露,目前《临流试琴图》和买受人交纳的20万元保证金,拍卖公司都已封存,等法院判决之后再作处理。
□通讯员 尚法
本报记者 陈洋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