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郑州将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08-05 08:15:05 来源:中原网

“十四五”期间,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万家、科技型企业达2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00亿元……昨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发布,《规划》明确了我市“十四五”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并对科技创新的各个发展方面做了说明。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实习生

姬瑛蕾

全面开花,现有成果丰硕

截至2020年底,我市拥有65所普通高等学校、134家科研院所;2020年高校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119.83万人,居全国第三位。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底,累计建成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680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56个。建设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3家。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276.7亿元,较2015年增长1.37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31%。创新成效显著增强,2020年,专利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50224件和16.7件。高水平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1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2.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0%。

郑州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

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实现新突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达9个,基础研究水平显著增强,在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

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稳步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00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我市将主动对接、深度融入重大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布局,统筹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切实增强源头创新供给,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创建一流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

建设国家人才高地

探索构建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组建现代产业学院,加快推进网络安全学院、传感器学院等建设,聚焦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培养操作管理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一批新职业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基地,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好“数字人才”培养计划。

打造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按照“全域统筹、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科产城融合”的布局理念,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引领带动全市创新协调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以自创区为引领,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沿黄河生态走廊,串联智能传感谷、金水科教园区、智慧岛、鲲鹏小镇等关键创新节点,聚焦创新研发、产业孵化、教育科研、科技服务等功能,打造沿黄科创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