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乱点如何变成民生亮点? 模板来了 看金水路如何成功蝶变
郑报全媒体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李学军 沈毅秀文/图
交通乱点如何变成民生亮点?模板在这里——金水路!作为这条形象大道的“管家”,金水区城管局励志图新,革故鼎新,“美加净”过滤后的金水路出落得焕然一新。
地铁站周边无序停车一度是久治不愈的社会环境和民生问题,金水区开出的点金之术是:秉持“全区一张图”理念,致力于画好城市治理“四张图”。展开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地铁站口周边闲置空地积极探索P+R新型停车场形态,通过整合市政绿化空间、周边社会资源等,将一处处家门口的交通乱点,打造成为一个个令市民拍手称赞的“景点”。
纸面概念很抽象,街面变化很丰满。我们一张一张梳理这“四张图”,看看是怎么从虚景飞跃到可视可感可触摸的实景。
一张“规划图” 治理拥堵显成效
据了解,所谓“P+R”停车场,P指停车,R指换乘,“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市民可驾(骑)车停入P+R停车场,然后换乘轨道交通,返回时再乘坐轨道交通到达停车场,驾(骑)车回家。通过P+R换乘的出行方式,可减小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在地铁一号线燕庄站C出口,记者眼见为实,现场感觉到市民停车换乘之便。
“把车停在这里后直接上去就能换乘轨道交通,回来再把车骑回去就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路上堵车,节约时间,还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市民杨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从省民航家属院骑车前来停车,在燕庄站换乘地铁一号线前往文苑北路附近的公司上班,通行非常方便。
“P+R”的创意也是被逼出来的。为彻底解决地铁站周边停车秩序“老大难”,金水区基于精准化调研之基,迸发出新增“P+R”停车区域之变,“P+R”这个“小精灵”一举打开突破口,对金水路沿线9个地铁站口量体裁衣、分类施策,一个站一个站去疏堵,一片区域一片区域去布局,切实做到一次到位:“一次规划设计、一次组织实施、一次改造到位”。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绿色出行是主流趋势,就拿‘P+R’停车场来说,就是要一步到位打通瓶颈,一针见血照方抓药,让居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权。”金水区城市管理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张“网格图” 个性定制化症结
小小停车位,反映的是大大的社情民意。如何将“车位”建在群众最需要的点位?金水区城管局通过“望闻问切”精准“把脉”。
“望闻问切”重在“切”。金水区协同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沿线9个地铁出入口进行详细勘验排查,对每个节点非机动车流量、停车位缺口进行测算,对乱点、堵点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为“P+R”停车场建设提供详实、科学的数据支撑。
看看金水路郑百文地铁三号线B2出口的前世今生吧。原本随处可见侵占人行道或盲道、东倒西歪、妨碍正常通行的非机动车,如今变得“规规矩矩”,不仅主动让出通行空间,而且有了统一的停放区域。
治乱的“杠杆”在于党建引领马路治理。金水区把支部建在路上,把专班建在点上,把责任落实在网格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提升整治工作落实到位,逐步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条抓块保、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党建开路,问题让路——金水区城市管理局最终选定地铁站西侧和东侧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通过“一站一案”综合施策,综合整治、美化提升等多举措,打造一个相互连通“U”字型停车区域,顺利增设非机动车位310余个免费开放,并安装了充电桩,为居民群众创造全域停放有序、规范通畅的出行环境。
一张“管控图” 动态管理固成果
成果来之不易,巩固难乎其难。为此,金水区着眼于长效治理,固化成果,又及时跟进推出一张“管控图”,以管为手段,以控为目的,管控结合,相得益彰。
金水区城管局联动其他部门,充分利用地铁站口周边闲置空地、绿化等,积极协调责任主体,力争最大化拓展非机动车停放空间,采取拓宽场地、硬化绿地、景观提升、施划标线等手段进行提升美化,有序开展规范化、精细化改造工程。
目前,金水区通过拆违平整、让闲置空地“变身”免费停车场,新规划设计“P+R”非机动车停车场7个,可停放非机动车1800辆。
一张“人文图” 环境改造提颜值
“面子”要精致,“里子”要舒适,这是城市管理直达民心的“双标”,更是城管部门不变的努力方向。于是,“人文图”呼之欲出。
“一时的情况好转不值得欣喜,形成长效常治才是目的。从以前非机动车在各个路口的乱停乱放,到如今市民自觉地停到规划区域,郑州市推行的综合提升整治让一切难点都可以变成亮点。”金水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有感而发。
对一座城市而言,交通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是让城市、经济高速运转的大动脉。多维立体的交通路网带来的不仅是城市人生活上的便捷从容,更诠释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维度。
金水区仰仗着“四张图”,勠力管好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高效运行城市管理,金水路就是模板,就是明证。
违停整治有“力度”更有“精度”——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整治占道经营疏堵相宜还路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