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求真务实 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2023-01-05 09:51:51 来源:中原网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提质,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起高峰,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发展的任务很多、很繁重,但千头万绪,最为紧要的还是经济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郑州要达成宏伟发展目标,必须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牢牢稳住经济大盘,确保经济发展实现量的较大增长和质的明显提升。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持续稳定经济运行

消费是经济的“压舱石”。市政协委员徐华认为,要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徐华建议,稳步提高收入水平,不断增强消费能力。要完善“提低、扩中、调高”的综合分配格局,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户收入水平,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增强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信心和消费潜力。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要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和线下消费实现优势互补,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培育消费新热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和更好的消费体验,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积极性。

消费要多元化,良好的夜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生活,还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市政协委员李宗峰建议,切实对夜经济进行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夜经济经营场所,建设规模化街区,使夜经济的开展有规范场所,可以规模化、专业化开展。同时,要围绕开展夜经济发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及补贴政策,鼓励大型企业和外资入驻,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强化产业项目投资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市人大代表邓英文表示,中原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紧紧拽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以项目论英雄,全年谋划重大项目243个,总投资277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8.6亿元。瞄准“六个一流”,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领军型科创主体倍增、高技能人才团队引育、高质量科创成果孵化转化“四大工程”,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高水平创新高地;聚焦四大主导产业,紧盯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招商引资。强投资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投资21亿元,强力推进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二砂文创园等7个项目。

市人大代表魏东说,惠济区将坚持“产业立区”。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文化创意旅游、现代商贸服务、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荥阳市将聚焦抓项目、强投资,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三个一批’活动,重点抓好总投资450亿元的26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联东U谷产业园等9个在建小微企业园建设招商步伐,再谋划建设10~12个小微企业园,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市人大代表杨金军说。

市人大代表樊惠林表示,二七区将聚焦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强支撑、作贡献,以奋力开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新征程为总目标,统筹高质量和现代化,实施以现代商贸、特色商业和健康服务等高成长服务业,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等低碳科技型工业“双轮驱动”,做好现代服务业立区、科技型工业强区“两篇文章”,强化百大项目建设和百亿项目落地“双向发力”,持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质发展传统产业,确保实现量的较大增长和质的明显提升。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全面振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村发展的论述,尤其是‘深入农村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进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实在在惠民利民之举,为我们村下一步集体经济壮大发展送来了底气和希望。”市人大代表李学建满怀信心介绍说,聚焦密玉文化,助泉寺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成立村密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扶持商户进行“直播电商+跨境贸易”,打造“密玉一条街”,带动全村密玉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流转利用村中闲置土地、荒地、宅基地,打造户外露营基地、滑翔伞基地等“微度假”业态,丰富了文旅业态,盘活了土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市人大代表孙少奎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尤其是乡村振兴人才。目前大多年轻人都喜欢外出务工,要出台政策支持年轻人才回家创业,让回乡创业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多鼓励各级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提高郑州“枢纽经济”首位度。市政协委员许新革建议,郑州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枢纽经济”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到郑州现代化“枢纽经济”体系建设中来,扩大思路格局,扩大开放格局,扩大战略格局,将传统的郑州区域发展扩大为全省、全国、国际市场上N个郑州“枢纽经济”市场空间,加强郑州都市圈与中原城市群、其他副中心城市群等国内相关中心城市群及副中心城市群开展区域、次区域经济联动与产业合作,形成郑州区域外相关联的郑州“枢纽经济”市场空间,加强城市资源和产业要素的流动与合作,加强城市群之间的经济空间互通互联空间构建,充分释放现代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战略带动效能。

近年来,郑州新经济发展迅速,对于新经济、新产业,全国众多知名企业将目光投向郑州。市人大代表李玄阔认为,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成的多边市场形态和商务模式,也是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去年,郑州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若干政策,对于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做强做优郑州市平台经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保障。建议大力发展郑州市平台经济,鼓励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培育典型领域的平台化产业生态。在招商引资中择优支持本土平台企业发展,推动本土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郑州特定行业和产业园区开展对接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品牌。

“过夜经济”指的是让游客住一晚的夜经济,是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委员耿天宝认为,郑州城郊型旅游产业虽然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正在日臻成熟,但也存在不少短板,面临诸多瓶颈,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郑州发展“过夜经济”需要将城郊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体打造,合力推动、深度优化、加快提升。推进景区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各乡村旅游示范点串联一体发展、完善民宿产业多方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点亮乡村美丽夜色。

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市政协委员高栓记认为,郑州的交通物流效率尚有足够大的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的物流成本,推动形成各部门、各地区政策合力;进一步规范执法,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补齐短板,加大对郑州本土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智慧商圈。市政协委员石阿蒙认为,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促进老百姓的消费和投资,通过物流体系的优化,使商贸和物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要重视乡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打通城乡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此外,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通过国际陆港、中欧班列、航空港交通优势,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农业、制造、商贸等融合发展。

加强企业发展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而营商环境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市人大代表李胜先表示,面对当前复杂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对冲下行压力,疏通堵点,有效提振企业家信心,稳住经济基本盘。建议坚守法治思维,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政策执行精准度,主动积极、有效回应企业家关注的痛点、难点,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提高政策执行精准度,真正起到示范引领效应。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度,梳理整合郑州市已有的自贸区建设等制度优势,打造根据吸引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先进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标对表优秀城市,进一步优化完善郑州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制造强国”的目标,民营制造业是我市实体经济的基本面。为有效化解民营企业的潜在风险,市政协委员徐红梅建议,我们应居安思危,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短、中、长”组合搭配的精准措施,短期以“抱团取暖”防范产业系统风险,中期以“共享经济”提升产业资源利用效率,长期以“数字经济”强化产业经济韧性。

郑州全媒体记者 翟宝宽 赵文静 覃岩峰 卢文军 孙志刚 范光华 李爱琴 张倩 张竞昳 张玉东 袁建龙 杨丽萍 薛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