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传媒大咖郑州行 | 大家云集高朋满座 建言郑州“四地建设”

2023-04-24 08:19:55 来源:中原网

行走老家河南 品读早期中国 

触摸郑州 

学院派传媒大咖郑州行 特刊 

大家云集高朋满座 建言郑州“四地建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月23日,学院派传媒大咖郑州行“四地建设”座谈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20余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传媒杂志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与融媒传播”这一主题畅所欲言。

大咖们从“四地建设”的意义、切身体验感受、传播视角等方面建言献策。

4月23日上午,“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与融媒传播”学院派传媒大咖郑州行“四地建设”座谈会现场。

明晰文化坐标,塑造城市新形象

“文化是郑州的魅力之源。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是宜商宜居的主要内容,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往往也有着良好的社会风貌,对投资者来说,将会更具吸引力。”教育部长江学者、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发言时说,郑州的“四地建设”规划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意义,必将带动郑州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看来,郑州以“四地”支撑“全国重地”的战略明晰了历史文化版图中郑州的坐标,清晰了郑州的城市品牌形象,为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建设贡献了“郑州力量”。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在文化强国建设的热潮中,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郑州提出了‘四地建设’,既有战略眼光,又恰逢其时。”《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传媒年会组委会秘书长杨驰原说,“四地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必将对郑州、对河南乃至对全国的文化建设,构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起到巨大作用。

“有自信、有格局、有视野、有气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王凤翔用“四有”点赞“四地建设”的高度。

讲好郑州故事,打造文化IP

“河南,一个说‘中’的地方。‘中’,是中华智慧核心所在。”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谢清果把自己的这趟郑州之旅,定位为寻根之旅、朝圣之旅、体验之旅和实践之旅。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认为,挖掘历史,就是要从历史中寻找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内核,“黄帝文化,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讲好黄帝故事,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起,让历史说话,让现实说话,让事实说话,切实提升黄帝文化感召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中国形象亲和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国际传播影响力。”作为一名客家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对于中原文化有着更深的感知。

“黄帝是‘基于具体化的中国经验与结构化的中国实践’的文化基因与传播符号,是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信仰与精神图腾。”王凤翔从文化的传播建构角度展开了自己的思考。

讲故事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但是要丰富故事的内容,改进讲故事的方法,用故事“树立形象,回答问题,传播思想”。冯诚建言,未来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蕴藏的精神内核,丰富城市的精神图谱,让城市的形象有血有肉更加鲜明,也让来此寻根问祖、朝圣体验的中华儿女找到心灵的故乡,获得不断向上的精神动力。

创新传播方式,引流年轻群体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与会专家认为,郑州在城市文化品牌拓展和提升方面还有巨大空间,他们从专业人士的传播视角给出了具体的操作路径。

如今的传播已经完成了“观看”到“场景式传播”的进化,我们如何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方面与时俱进?

冯诚表示,要更新传播方式,用新媒体的思维、场景化的方式,突出好玩、互动、沉浸等新时代的传播特点,“用轻量化的表达方式达到高大上的传播目标”。

把社交媒体、平台媒体,包括推特、Facebook、Tiktok等利用起来,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思考的内容。“如一分钟说人物、三分钟讲故事,利用跟游客关系很紧密的微观叙事来传播这座城市。”郭小平说道。

王凤翔认为,互联网文化注重视觉体验、心灵感受,也是青少年文化的重要特征。把黄帝文化契入人工智能的表现与再现之中,形成品牌,成为年轻人的打卡之地,形成全民认可、全球关注的文化景观与传播链接。

郭小平也认为,在展示黄河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的同时,还可以把风土人情、历史遗存遗迹和遗物等内容,用现代的技术,如VR、AI、元宇宙的方式传播出去。

“谁争取了年轻人,谁就占有了流量,谁就赢得了明天”,郑州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突出,但如何面向年轻人、拥抱年轻人,以年轻人的角度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播?是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之一。

陈龙说,要技术赋能文化,利用考古资源、历史传说,开发具有河南特点、郑州属性的游戏产品、数字藏品,向海内外发行。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发手伴、周边产品,适应时代需求。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认为,传播方式要与时俱进,他建议,黄帝文化的传播要具象化、宣传常态化、表达方式场景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切实提升普通民众的参与感”。

也有专家建议,“把历史文化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重构,以符合出圈产品的形态,进行故事内核、表现形式的转化”,历史文化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带给受众全新的观感和体验。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黄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与融媒传播”这一重要课题,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梁冰 文 李新华 徐宗福 实习记者 尹金凯 骆竟依 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