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开行超8300列,中豫号再出发 开启更多“双向奔赴”

2023-07-19 08:32:17 来源:中原网

​昨日,一列满载着机械配件、灯具、太阳能光伏组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将途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驶向德国汉堡。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以来,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开行超8300列,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钢铁驼队”。其中,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开行7572列、发送货物67万标箱。

10年来,中欧班列(中豫号)去程由每月1列增至最高34列,时速从8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运输货物品类由最初的单一产品拓展至目前涵盖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等上万种产品。中欧班列(中豫号)作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排头兵、主力军,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倩

王赛华 通讯员 栗璋鹏 文/图

10年,成长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列车”

10年来,地处中原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中欧班列(中豫号)货运量不断增长,新线路不断拓展,运输网络持续完善,俨然已成为中部城市在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列车”。

今年一季度,国铁集团等三部门发布文件,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极氪、小鹏等品牌的国产新能源整车“坐”着中欧班列远销欧洲。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中欧班列(中豫号)运送的新能源汽车就达200多辆。

如今,日益丰富的货物品类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希望能够借助中欧班列这一渠道,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10年,多站点多口岸“朋友圈”持续扩大

10年间,中欧班列(中豫号)构建起“多站点多口岸”国际物流网络和“1+N”境内外物流枢纽体系,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综合运营能力保持全国前列。中欧班列(中豫号)“朋友圈”持续扩大,为沿线企业和民众带来了新机遇。

中欧班列(中豫号)从最初开行的每月1列到目前的每周9列,开行量逐年递增。“目前中欧班列的编组数从10年前的41车增加至55车,随着发运量的提升,我们增加与铁路部门的沟通频次,畅通优化发车前作业流程,与圃田车站通力合作,做到快装快卸,确保班列正点开行。”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外勤主任龚赟丹告诉记者。

新起点,开启更多“双向奔赴”

“一关前,二关后,三摘管,四提钩。”昨日,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调车长肖军立正猫着身子检查中欧班列(中豫号)车体。在肖军立和同事们的紧密配合下,满载货品的车辆按计划依次进行编组和解体。

“中欧班列车辆的取送、解体、编组作业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让车站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重大。近几年,我们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圃田‘无水港’建设,贯通国际联运运输全过程,节省企业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积极助力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党总支书记李文标说。新的起点,中欧班列(中豫号)将开启更多“双向奔赴”,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充足运力支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