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图书馆年会缘何花落郑州

2023-09-14 21:27:2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一座图书馆蕴藏着城市的梦想,耕耘着文明的沃土,承载着历史的文脉。

  9月15日,作为图书馆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行业年度盛会,2023中国图书馆年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届时,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位图书馆同仁相聚古都郑州共襄盛事,探讨图书馆未来发展之路。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文脉绵绵不绝、书香代代相传。进入新时代,我省积极推进“书香河南”建设,把加快图书馆事业发展作为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持续完善公共阅读设施、创新阅读服务方式,全民阅读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风。

  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河南有公共图书馆167个,乡镇图书分馆2485个,村级阅读服务点5万多个,建成城市书房1100多个,实现了省市县乡村5级全覆盖,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年服务读者近4000万人次,呈现出各地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各地初步建成“15分钟”阅读圈,当市民走出家门,漫步公园、社区、商场时,处处都能偶遇阅读休闲的“精神粮仓”。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在建设书香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今年暑假期间,省图书馆、郑州图书馆等全省各地许多图书馆每天清晨都在上演着排长龙的壮观场面。

  近几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以标准化促进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与时俱进推进总分馆制建设、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数量众多、内容多样,不断满足各级群众的“花样”阅读需求。

  以郑州图书馆为例,近几年着力构建涵盖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夜读吧、分馆、阅读站、基层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以及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联盟,实现了文献资源的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全市一张网、服务全覆盖”。

  郑州图书馆馆长李红岩说,目前郑州市拥有功能齐全、便民利民、温馨舒适的智能化阅读空间郑品书舍79处,流转图书80余万册,真正实现了“一卡通”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图书通借通还,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创新公共阅读空间

  随着新技术的冲击,书店的迭代升级,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人们对图书馆不断减少依赖。面对挑战,图书馆该如何打开思路,开创新空间、新环境和新服务?

  从我省各地新建的图书馆、城市书房、图书馆分馆来看,正在以空间再造持续推动服务创新和转型发展,促进“以书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积极转变。其中,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迅速发展,极大促进基层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涌现出了如“趣缘读书会”“大家讲堂”“书香云端”“淇水亲子故事乐园”等优秀阅读品牌活动。此外,积极探索“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延伸服务,把图书馆开进景区、民宿、地铁等,打造新型阅读空间。

  近几年,省图书馆积极开展“蒲公英驿站”项目,把图书馆开进信阳浉河区信阳书画院民宿以及林州石板岩镇云述山居、岩语、楼泉一号、一家人、雨后千山等5家不同风格的民宿。今年4月“世界读书日”期间,与郑州地铁开创“书香专列”新模式,在车厢内便可扫码听书、看书,让乘客回归书籍,在阅读中看见更大的世界。

  省图书馆馆长孔德超说,建设“书香河南”,离不开阅读阵地的有力支撑。“图书馆+”模式为读者开辟了新的阅读空间,可以让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得到更好的流通和利用,目的就是将读者群体辐射到社会各个角落,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打造线上“阅读空间”。当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图书借阅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如今,打开许多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一键便可获得海量的阅读资源。

  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9月14日,洛阳图书馆举办“江流万古文润千年——洛阳市图书馆馆藏大运河文献展暨传拓体验活动”,为读者精心挑选了《中国水利史典》《壮游大运河》《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在内的馆藏特色文献150余种,全景展现大运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省图书馆正展出的“古籍里的黄河”主题文献展,也引发了一批批读者前来参观。透过《山海经》《尚书·禹贡》这些珍贵的善本,在一页页泛黄的书页里,读者沉浸式地触摸黄河清晰的记忆。

  文献典籍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汉字的故乡、造纸的发明地、雕版印刷的重要区域,古籍资源尤为丰富。图书馆作为贮藏典籍的重要场所,在融通古今、保护文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河南省公藏、私藏古籍大约在100万册。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河南省共有9家单位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2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34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

  为让更多人了解古籍,认识古籍,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近几年,全省相关图书馆相继举办“册府千华——河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从《诗经》到《红楼梦》——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等大型古籍展览以及“中华传统晒书活动”。2020年,在嵩山少林寺景区举行的“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活动,12家古籍收藏、86件(册)珍贵拓片(拓本)参展,现场还有传拓技艺、雕版印刷等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古籍数字化和整理出版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形式,我省建成了“河南大学馆藏金石拓本数据库”“开封市图书馆古籍数字化资源库”等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洛阳市图书馆、唐河县图书馆通过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平台发布数字化成果,走在全省图书馆前列。

  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创产品研发于一体的“河南省典籍文化中心(河南省典籍博物馆)”建设已经启动,建成后将为古籍“活起来”“传下去”提供强有力支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