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朋友圈 | 古都郑州谱写“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华章
【“一带一路”朋友圈·全球可见】系列报道之十二
古都郑州谱写“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华章
以文相知 天涯比邻
核心提示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卢森堡首相时强调,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十年来,郑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本报特别推出【“一带一路”朋友圈·全球可见】系列报道,深入报道郑州着力打造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立体开放通道体系,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开放通道和载体平台支撑体系的新实践。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这是一条穿越时空、联通世界的斑斓彩练。
这是一首并肩携手、共同吟唱的动人交响。
这是一段跨越山海、文明互鉴的华美乐章。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交融共进的时代。
连续多年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等重大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生动宣传“天地之中 华夏之源 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沿着“一带一路”编织出的多彩文化纽带,古都郑州正阔步迈向世界大舞台。
郑州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资料图
雨润百谷,万物生长。今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海内外炎黄子孙循着祖先的足迹,再次汇聚黄帝故里,共拜始祖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大家仰望着威武庄严的黄帝像,穿越历史时空聆听来自中华历史的悠远回响,深刻感受“一条血脉万古流,巍巍炎黄是源头”的文化凝聚力。
“如果想让别人了解你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敞开大门让他们来到你们的城市,来到你们的人民当中。”2008年,在首届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美国华盛顿市副市长尼尔·阿尔波特的话让人印象深刻。15年后,就在郑州奋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时刻,开放的郑州再次热情拥抱四海宾朋。
资料图
金秋九月,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再次精彩绽放如意湖畔,吸引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埃及、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26个国家43个城市的国外旅游城市市长和市长代表,青岛、长沙、贵阳、杭州、重庆等59个国内旅游城市市长和市长代表相聚“天地之中”,共谋全球旅游发展大计。
伴随一场场旅游、文化、经济交融的思想盛宴在黄河之滨上演,郑州向国内外嘉宾递上古都文化、根亲文化、功夫文化等一张张靓丽的名片。论坛主旨演讲、世界旅游联盟·城市旅游对话等活动中,海内外嘉宾的真知灼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令嘉宾直呼“收获满满”,而“郑州之夜”活动则尽展“天地之中”的独特魅力,让四海宾朋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资料图
在“少林寺”“中岳庙”造型门前,在“观星台”和“塔林”背景装饰之间,童子功、梅花桩、“一针穿玻璃”硬气功等传统少林功夫表演精彩展现,或灵动或威武的功夫不乏童趣,令人连连竖起大拇指。欣赏着虎虎生威的少林功夫表演,品味着一件件充满文化内涵的非遗文创产品,众多嘉宾感受着“天地之中 华夏之源 功夫郑州”的无穷魅力。
统计数字显示,从2008年起,郑州已连续举办八届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累计吸引500多名国外旅游城市市长及市长代表走进郑州,感受这座城市的厚重与多彩。
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不同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论坛搭建世界大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探源重要成果等重要的交流展示平台,助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担当“丝路”文化使者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博物馆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重要的文化使者,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构建了文旅合作平台。
近年来,市文物局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举办众多精彩纷呈的文博展览、公益讲座活动,对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内加深群众对于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该局积极参与文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家“中华文明走出去”工程;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从古国时代到王国时代”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学术会议,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编制《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与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探索与发现》栏目联合拍摄《大运河传奇(郑州段)》《考古中华河南篇:穿越三千年的大河村》专题片,有效提升郑州文化遗产影响力。同时邀请李伯谦、王巍、赵辉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走进“天中讲坛”大型公益性文化讲座,通过互联网向世界生动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资料图
2021年9月30日,“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在郑州博物馆新馆启幕,共展出金银器、鼻烟盒及微型马赛克等精美艺术品90件套。这是吉尔伯特夫妇享誉世界的精品收藏首次来华展出,为大家生动诠释欧洲宫廷艺术的演变过程。
2022年9月1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郑州如意湖畔启幕。以“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为主题,645家参展博物馆及企业齐聚郑州,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奏响中国新时代博物馆“大合唱”。
古代埃及的猫木乃伊、木棺盖,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泥板,古代印度的陶罐,中国黄河流域的彩陶……今年3月3日,随着“大河文明展”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启幕,四大文明古国留下的珍贵文物在绿城交相辉映,穿越历史时空散发出夺目光彩。此次展览共展出意大利4家博物馆、国内14家文博收藏单位的珍贵文物203件/套,分为“孕育”“塑造”“城与国”“发展·共生”四个部分,讲述了生活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人民,依靠大河流域发展农耕文明的精彩历程,是一次高度自觉的文明对话。
优美舞蹈传递文化自信
用舞蹈演绎历史,用舞剧传播文化。自2014年起,郑州歌舞剧院开始承担国家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演出任务。民族舞蹈、少林功夫、民族乐器等组成一台台精彩的文艺节目,使璀璨绚烂的中华文化在舞台上绽放,让越来越多海外友人感受到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
资料图
近年来,该剧院先后出访波兰、哈萨克斯坦、南非、新西兰、乌克兰、意大利、俄罗斯、泰国、卢森堡、韩国、日本、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两次赴泰国、新西兰、美国,三次赴哈萨克斯坦,受到驻外使领馆以及当地各界观众的广泛好评,赢得国际赞誉。
谈起201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圣卡洛斯国家大剧院的一场演出,至今让该院首席演员易星艳印象深刻。这是中国文艺演出首次走进圣卡洛斯国家大剧院,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那一刻我深深感到,舞蹈真的就是一张中华文化名片。舞者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然后再用具有生命力的舞蹈呈现,我常常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意义非凡。”接受采访时,易星艳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华文化艺术的关注和喜爱,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每一位演职员也为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骄傲。” 郑州歌舞剧院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剧院将推出更优秀的舞蹈作品,将中国文化以舞蹈语言讲述给全世界。
黄河文化芬芳四溢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郑州市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推出“世界大河文明展”“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等精品展览,高水平举办第九届“博博会”,创新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河文化月、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郑州国际赛车嘉年华等活动,持续办好“老外带你看郑州”“探寻典籍里的郑州”等系列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诗歌节、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微博文化之夜、“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等重大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好戏连台。这些缤纷多彩的活动让海内外游客通过线上线下深入了解古都郑州,触摸厚重历史,感知历史文明。
“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多彩的文化交流,不仅搭建起连接心灵的“丝绸之路”,而且有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不断谱写“美美与共”的和谐新乐章。
放眼未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古都郑州将持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谱写出更加多彩的美妙乐章。
本报记者 成燕
“进一扇门,办更多事”——金水区凤凰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扩容升级
习近平抵达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习近平抵达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