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走起,坐着地铁去新郑赶大集

2024-01-30 09:26:16 来源:中原网

琳琅满目的应季果蔬、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各地特色美食……昨日的新郑市孟庄镇集市,近千米长的摊位宛如大型露天购物广场,叫卖声、还价声、嬉笑声不绝于耳。

随着外地游子陆续返乡,集市成为他们重温乡情的“打卡点”之一。摩肩接踵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货品承载着这座小镇的浓浓烟火气。

果蔬摊位人气旺

体验一把记忆中的浓浓年味儿

昨日9点,从郑州开往航空港区的城郊线地铁上出现一群拉着便携购物车的郑州市民。“我以前在孟庄住,后来搬到市区和孩子们一起住,回去买点东西,顺便也看看家里的老兄弟。”乘坐地铁赶集的老年人较多,他们到乡村集市“凑热闹”,不仅为储备年货,更为体验一把记忆中的浓浓年味儿。

“今天会上的苹果咋样啊?”“有脆的有面的,啥水果都有,恁去看看吧!”上午10点,记者与赶集的市民一起抵达地铁城郊线孟庄站B出口,完成采购的市民陆续乘坐地铁返回,人们素不相识,却又在关于赶集的打探中亲切寒暄。

叫卖声形成独特的“乡村交响曲”

每逢赶集日,来自周边乡镇的众多商贩一大早便驾驶着满载货物的小车来到孟庄集市,周边农户则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前来售卖,各种叫卖的喇叭声形成独特的“乡村交响曲”。

喜庆春联、糖果熟食、锅碗瓢盆、修鞋配钥匙、库尔勒香梨、西藏牦牛肉、广西砂糖橘……集市上尽是物美价廉的年货。“集市上的东西既新鲜又便宜,花样也多,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来逛集市的人们高兴地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割年肉……除了果蔬摊位外,生意红火的还有卖麻糖、豆腐、肉制品的摊位。“过几天就是小年了,听说要降温了,提前把东西都备上。”市民高女士说。

大学生摆摊写春联

集市上的烟火气氤氲着“文化味”,喜庆的中国结、鎏金的春联、各样的龙形挂件,映红了赶集人的笑脸。“寒假在家也没啥事,出来摆摊看看热闹,也能为自己增加点收入。”摊主介绍,除了印制的春联,手写春联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校大学生小余住在新郑市龙湖镇,寒假后每逢孟庄镇“有集”,他便和同学来现场书写新春对联,用自己的方式为新春增添一份喜庆和祝福。

集市成了乡村经济活力的写照

“最后两兜梨了,两块钱一斤!”上午11点,售卖砀山酥梨的摊主正在准备“清仓收摊”。他说,从早上8点过来,满满一货车的梨3个多小时便售空了。

热热闹闹的孟庄集市起源于何时?卖红薯粉条的常大爷连连摆手道:“说不清,我年轻时都来这里摆摊了。今年我69岁了,感觉这个集市一直都有。”每逢农历三、六、九,常大爷便骑着他的红色电动三轮车,带着老伴孟大娘和满满一车红薯粉条来集市上“扎根”。“就像来上班一样,有集会了就定点定时打卡,一坐就是一整天,这粉条都是俺们自己种的红薯做的,纯天然!”常大爷笑着说。

在网购盛行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买到来自全球的商品,赶集也成了一件“新鲜事”。可在孟庄镇,每一个约定俗成的日子,总有那么一群人,数着时间、守着摊位,准时准点地为小镇集市增加一抹烟火气,集市也成了此处乡村经济活力的写照。

赶年集、置年货,“赶”的是对新春佳节的殷殷期盼,“置”的是过年物资丰盈的满满幸福。

源远流长的乡村集市,如同一部镌刻着时光印记的历史长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诚向往,也传承了一代代人的欢声笑语和文化记忆。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见习记者 安欣欣 文/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