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郑州唱给你听】天籁之音彻青云
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
天籁之音彻青云
核心提示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郑风》到如今登封“会唱歌的村庄”,郑州从古至今就浸润在音乐的滋养中,又不断创造新的音乐。为展现“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的多元魅力,郑州日报推出《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从文艺的角度,把郑州“唱”给你听。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交织着蝉鸣、夏风,郑州人民公园“城市公园有声书屋”回廊周边,每逢周末都有上百名群众在这里齐声合唱,甚至还带着二胡、萨克斯、吉他、电子琴等乐器加入。领唱李虹在这里唱歌已有20余年,这里已经成为他们退休生活的快乐源泉。
人民公园的合唱团唱兴正酣
同样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的,还有“音乐之光”的盲童。10年间,百余名盲童在音乐之光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免费接受音乐教育。他们通过音乐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有的还因此走上了专业的音乐道路。
相知无远近。在世界舞台上,来自河南的合唱团体代表格华美童声合唱团,受邀出访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歌声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激情放歌 豪情万丈
每逢周六、周日上午,郑州人民公园总能响起嘹亮的合唱声。这是公园内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合唱团成员兴致高昂,时而挥动手臂“飙高音”,时而随着音律舞动,一曲曲高歌抒发万丈豪情。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合唱团的成员大多年纪偏长,以退休老人为主。合唱的曲目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八千里边防大北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多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歌。据团长李虹介绍,团员们之前都没有系统学过音乐,“都是退休后自学的,但现在都能娴熟驾驭各种类型曲目”。
扫二维码 观看视频
团长李虹今年74岁,在公园内组织大合唱已22年。“22年前,在同样的位置,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歌友’自发围坐在这里,唱着朗朗上口的经典红歌。”回望最初唱歌的情形,李虹感慨万千。如今,当年的小团体已经成长为“激情广场大家唱”。
合唱团没有固定的成员,但像吸铁石一般,吸引着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团内成员的所有乐器均为个人自备,“在家里充好电带过来”,因为打印字体不够醒目,不方便远距离观看,合唱团的歌词页也是逐字手抄,“22年来歌页换了7次,抄了将近2000首歌。”
聆听快乐 触摸光明
一个夏日午后,记者走进了音乐之光文化志愿服务中心,这里,盲童们正在接受音乐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的是二胡演奏。琴声时而悠扬时而沉郁,很难想象这琴声出自盲童之手。
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们的表情神态和健全人有着微妙的区别。演奏时的他们,神情会更加专注,根据乐曲节奏的变化,或面带微笑,或眉头紧蹙,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教他们拉二胡,起步非常难。因为他们不知道琴皮和内弦外弦的具体位置,通常都是一个老师在上面教,一个老师在下面掰着手指带他们感受。”音乐之光的曲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对二胡的具体形态没有明确概念,识谱也成了一大难题。由于教授二胡的老师没有盲文版的乐谱,盲童们要想演奏一首乐曲只能靠听觉和记忆力。
但盲童学习二胡,也有他们的优势。“孩子往往听觉特别灵敏。到后期,我拉一首曲子,有的小孩听一遍就能记住。”说到孩子们的优点,曲老师深感欣慰,“盲童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能坐得住,练习时间也就更长。”
10年间,百余名盲童在音乐之光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学习音乐。在这儿时间最长的孩子已经学习了十年,并考上了北京的音乐类大学。
河南声音 打动世界
“合唱具有多重作用,包括提升审美、锻炼身心、促进健康、培养集体意识、拓宽知识面等等。”走进格华美·河南电视台少儿艺术团,孩子们清脆悠扬的歌声令人陶醉,团长孙华介绍,以音乐为桥梁,艺术团30多年来先后唱响世界顶级的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悉尼歌剧院,受邀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展演50余场,国内专场近百场,已成为享誉国内外宣传河南文化的靓丽名片。
人民广场,每周六、周日上午歌声嘹亮。他们用音乐充盈生活,丰富自身,收获快乐;音乐之光,盲童们跟着老师演奏新学的乐曲,在音乐的陪伴下,他们的人生有了新的希望;而在更大的舞台上,格华美童声合唱团的天籁之音唱响了世界顶级艺术殿堂——乘着歌声的翅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本报记者 杨泽雅 文/图
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暑期全民福利重磅加推获全网火爆关注,销量热度双增长
奏响大干快上“奋进曲” 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半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