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郑州各大消费市场中的非遗 传统遇上现代 非遗“潮”前看

2024-12-31 08:46:49 来源:中原网

​截至目前,河南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0余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00余项。

近年来,“国潮”席卷天地,在“国潮”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古老的非遗视为时髦的文化符号,将非遗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非遗文创由此孕育而生。古老的诉说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

纵览郑州各大消费市场,非遗文创蓝海市场欣欣向荣,款式、类别、受众丰富多元,具体分为哪几大类?为何非遗文创可以掀起一股狂热热浪?

开发非遗文创脚步不停

今年6月,85后非遗传承人张慧苦将黄河澄泥砚带到了“2024郑州邻居节”上。在她的展位上,传统物件文创产品被重新定义并加以附加功能,每个泥塑都被凿出小孔,瞬间化身香插,袅袅非遗线香与澄泥砚融合一体迸发出新的韵味。

通过创新设计,如今,市场上诸多非遗文创让传统文化的美和精神力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实用性的功能让非遗文创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游客小歌没想到,自己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玩了一整天。《纸上河南》汇集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信阳罗山皮影、特色风筝等传统手工艺。“布艺刺绣和泥塑彩绘既保留了我儿时的记忆,又迭代升级,样式更潮,功能更多。”刚刚亲手体验了刺绣工艺的小歌十分兴奋。

打造中国文创,需要找准产品内涵与当代生活的精神情感连接点。通过这种方式,非遗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走进金水区的郑州非遗美学馆,这里整体三层900平方米,目之所及,有汝瓷、钧瓷、唐三彩等烧制技术的精美创意产品,还有绣着老虎头的护颈枕、纯手工雕刻的木梳等民间手工艺品。在馆内舞台上,你可以跟着大屏幕学习打太极,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是偶然进来的,很惊喜。这里不是单纯地展示非遗的某一个项目,而是把作品和空间、生活很好地融合,让我们沉浸式体验非遗。”游客毛毛正在屏幕前打太极。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通过举办各类文创大赛、博览会等活动,积极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今年6月,郑州郑东新区海汇港成为“非遗+文创”爱好者的天堂。几十家非遗、文创品牌齐聚,非遗传承人与文创青年,搭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文创产业对非遗的开发尚不足1%

非遗文创花团锦簇,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文创产业对非遗的开发尚不足1%。那为何这些看似“老气”的非遗能与现代人们的生活发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采访中,商家们纷纷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是一种文化、文明的象征。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拥有一定的中国式美学意境,更易进行文创化,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认同感,还会通过现在将过去和未来相连接。

在陈砦花卉郑汴路市场,一家名为“如果手作”的店铺中,各种旋切木器、押花团扇、刺子绣包包、根雕摆件、动物香包、原创布衣、佛像铜器等工艺品琳琅满目。

“在经营中,我发现消费者越来越希望通过使用这些产品,表达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店铺主理人王晓丽告诉记者。

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理念迅速发展的当下,开发商往往会借助大数据及云平台的新传播情境,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非遗+文创”产业开发,如借助VR、AR、裸眼3D、全息投影、虚拟导览等手段,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广泛传播。

“我想要一只九色鹿。”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河南数字出版展区内一款AI剪纸许愿机十分吸睛。小爱许下“愿望”,20多秒后,机器自动生成一只剪纸风格的九色鹿,随后打印出来的成果,让她极为满意。

揉面、捏花、发酵、蒸制……走进“童掌柜花样面食工坊”,小朋友们正跟随店主体验做花馍。孩子们手拿擀面杖认真制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店主说:“做花馍的意义不仅在于制作美食,更是情感的传递、技艺的传承、文化的弘扬。”

让非遗活起来

“以多模态的视角挖掘非遗视觉符号承载着的深厚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然后对这些视觉符号提炼、创新和运用,是创作文创产品的第一步。”河南茵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视觉总监赵丹在采访时表示,可以将非遗中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转化为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如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等,以适应不同的设计媒介和产品形态,还可以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视觉符号的比例、颜色、材质等,赋予文创产品新的意义和表现形式。最后是符号的应用,不仅为商品增添非遗色彩,也可以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墨云堂文创坊陈曼老师则认为,要为非遗文创的设计植入情感理念,就要深入挖掘非遗所含有的文化价值,寻找非遗与人们生活的最大公约数,将其转化为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后期可以通过设计营造共鸣的氛围,实现情感传递。或者通过故事讲述、场景再现等方式,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当前我们置身于数字经济与智能化时代,AIGC、大模型等技术将深刻改变文化的生产方式、交互方式。因此,未来,技术在非遗文创的设计中不可或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宋朝丽表示,通过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人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增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

记者 陶然

返回顶部